據《汕頭日報》報道1981年出生的顧惠銘是汕頭海關駐港口辦事處查驗科的副主任科員。自2004年畢業進入汕頭海關就職以來,他一直在海關一線工作。和汕頭經濟特區一樣邁入而立之年的他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雖然來汕只有7年的時間,但特區人民及廣大進出口企業勤勞拼搏、敢為人先的精神品質卻深深影響和鼓舞著我,激勵我要立足崗位,為特區奉獻青春和智慧。”
顧惠銘出生于普寧,2004年從上海海關學院稅務專業畢業進入汕頭海關工作,成為駐機場辦事處的一名一線關員,負責進出境行郵的監管工作,開始與特區結緣。經過5年的歷練,他于2009年11月被調到港口辦查驗科,從事進出口貨物查驗工作。
港口辦查驗科是汕頭海關首個獲得“國字號”金字招牌的基層科室,被海關總署和共青團中央命名為“2004年度海關系統全國青年文明號”。科室12名成員平均年齡只有35周歲,卻“掌管”著辦理經汕頭港北岸海運進出口貨物的查驗手續,查驗進出口貨運量約占全關區的四成。進入到這樣的先進集體中,顧惠銘在同事們的影響和幫助下,深感肩上責任的重大,也更加增強了作為海關人的職業榮譽感。
企業辦理進出口業務,最怕的就是通關慢、手續繁瑣。長期以來,港口辦堅持實施“5+2”工作日制度、24小時預約制度服務進出口企業,在保證監管到位的前提下,減少貨物在海關監管場所滯留時間,提高通關效率。特別是去年8月份汕頭海關在港口辦正式啟動了出口貨物分類通關改革試點工作,對顧惠銘這樣奮戰在業務一線的海關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顧惠銘告訴記者,對于查驗科的海關工作人員,下廠查驗是一項重要的服務工作。由于不少企業進口大型精密設備,碼頭無法裝卸,也不適合在現場裝卸,所以根據企業申請,海關工作人員必須直接到企業設備存放倉庫開展查驗。有些企業廠址遠在潮陽、潮南等地理位置較遠的地區甚至周邊城市,即使碰到刮風下雨、嚴寒酷暑,顧惠銘他們都毫無怨言的加班加點,奔赴企業查驗。遇上這種情況,他們經常要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
韓資企業愛思開聚苯樹脂(汕頭)有限公司是汕頭海關關區內一家較大型的企業,該公司常年在港口辦進口大宗散貨,貨物直接從船舶卸進倉庫。有一次,愛思開公司一艘滿載2000多噸液體聚苯的貨輪抵達汕頭國際港三集裝箱碼頭。如果貨物多耽擱一天,企業單是在船舶滯港費一項上就要花費8000多美元。在了解到企業的實際情況后,港口辦特事特辦,應企業的申請及時辦理通關手續。當時正值節假日,顧惠銘和同事們主動放棄休息,登船辦理驗放手續,使2000多噸貨物在第一時間內全部卸貨完畢,得到了企業和社會的好評。
作為海關業務一線的關員,顧惠銘從業7年來也見證了特區外貿進出口的發展。顧惠銘說,近年來汕頭經濟建設成效明顯,進出口的發展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風向標。現在,汕頭國際集裝箱碼頭的作業日益繁忙,由于進出口貨物的增多,貨運量每年均有大幅度的提高,碼頭有時甚至出現運力不足的情況,海關工作人員也更加頻繁地延長工作時間、加班加點,以滿足企業迅速辦理通關手續的需求。
“作為海關一線業務人員、年輕的特區同齡人,我想我要堅持的就是傳承和發揚特區精神,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事情,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在服務特區經濟發展上,做海關關員力所能及的事情。”顧惠銘說:“我希望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使我們的特區變得更加美麗繁華,特區的人民更加安居樂業、幸福美滿。”
琥珀原石進口清關所需的單證資料介紹在這里前5月“蘇滿歐”運量增兩成 南京海關助力中歐貨運直通海關行政復議機構應履行的責任福州海關強監管優服務 助力寧德鋰電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汽車導航儀進口報關手續流程了解一下青島海關嚴把知識產權保護防線C類快件有條件,不可濫用鮮活貨進口報關清關手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