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海關總署著力打造審批改革“新增長極”,本著“一次采集、一庫管理、多方使用、即調即用”的原則,部署建立署級業務信息化管理系統首個電子印章應用體系,著力架構“網上審批+電子印章”技術支撐體系,不斷提升審批便民化水平。
2013年以來,海關總署共取消行政審批事項18項;取消單證90余種,精簡比例達70%以上。隨著審批改革不斷深入,落實審批便民化要求的“新增長極”逐步轉向依靠信息技術手段。目前,全國海關系統行政印章和行政許可專用章已全部完成印模電子化并上傳入庫;6月26日行政審批網上辦理平臺完成系統升級改造,實現全國各級海關行政印章、行政許可專用章電子化實際運作,9月底還擬實現行政審批網上辦理平臺移動端加蓋電子印章文書的查詢和下載功能。
機構改革、關檢融合后,海關總署根據“整合是原則、孤網是例外”原則,以電子印章上線為契機,擬定方案對原檢驗檢疫4個自有系統進行整合升級,將海關14項行政審批事項全部納入“一網通辦”。預計電子印章功能上線后,借助數字加密技術,可更有效解決部委間數據共享的信任和安全問題,提升交互率,打破“信息孤島”。
與此同時,海關總署將電子印章系統與網上審批辦理平臺高度融合,通過角色授權將總署、直屬海關、隸屬海關三個層級全部納入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賬號識別技術,實現全程電子化留痕和監管,同時通過系統設定的網上審批內部核準程序與電子行政印章、電子行政許可專用章使用核準程序,進一步提升行政審批公開、公正、高效。
據介紹,電子印章功能上線后,實現了海關審批網上申報、網上流轉、網上審核、網上蓋章、網上查看并打印完整法律文書,通過“數據跑路”替代“企業跑腿”。以出口飼料生產、加工、存放企業注冊登記為例,原先最快5個工作日辦結,快遞寄送到企業手里至少要1至2個工作日,現在最快可當天辦結,極大方便了企業辦理海關行政審批。
黨的十八大以來,海關總署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切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扎實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取得了明顯成效,形成了海關經驗。一是以標準化推動便民化。全面梳理政務服務事項清單、監管清單、負面清單等清單;對新海關14項行政審批事項,統一標準,逐一編制服務指南、受理單和流程圖,細化審查細則,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機構改革后已進行5輪更新。二是以精簡化推動便民化。下大力氣清理證明事項,一舉取消現有116項證明材料中的92項,進而構建“減證便民”長效機制。落實“證照分離”改革,“口岸衛生許可”“進出口商品檢驗鑒定業務的檢驗許可”等審批時限壓縮至13個工作日,壓縮比例35%。三是以集約化推動便民化。以“進一個門、跑一個窗、上一個網”為原則,對原檢驗檢疫行政審批辦理現場進行整合,整合后全國系統共設一個窗口788個。四是以高效化推動便民化。2015年上線海關行政審批網上辦理平臺,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落實“雙公示”要求,出臺“三項制度”實施方案。將所有在海關登記注冊和備案的企業納入海關企業信用管理,落實聯合獎懲措施,讓誠信守法企業享有更多便利,提升企業獲得感。
個人回國物件到底有多額度限制?天津航母主題公園物資快速通關“無紙化”讓通關跨越時空讓雷鋒精神在海關“落戶”進口食品如何才能順利通關?今年前8個月我國進出口基本持平 8月份進出口環比增長3.9%代理臺灣舊薄膜壓印機進口報關美國海運港口:格林斯伯勒(greensboro,nc)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