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筆者在廈門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改擴建工程現場看到,新市場的主體建筑已經封頂,各項建設穩步推進。今年1-11月,廈門海關共監管市場進口臺灣商品4.1萬噸,價值3658.5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8.4%和39.7%。
“對臺灣本島商品我們支持企業從大港口以轉關模式進口,對金門土產則保留與金門的直航渠道,這樣一來,市場商家進口不同類型的臺灣商品有了更多渠道,進口成本不僅大大降低,也減少了商品破損率。”廈門海關駐同安辦事處大嶝監管科邢東科長介紹說。
今年6月29日臺灣牛蛙首次在大嶝碼頭“登陸”,11月5日臺灣石斑魚首次免稅進入大嶝市場,填補了市場內臺灣水產品經營項目的空白。為迎接新“來客”,大嶝監管科專門開啟綠色通道,為水產品提供了提前報關、預約監管、船邊驗放等便捷通關措施。中間環節減少了,魚體損耗率和成本都大大降低,再加上海關賦予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免稅的政策優勢,每條石斑魚較其他口岸進口的便宜15元左右,更加物美價廉。
“支持市場的改擴建工程也是我們的重點工作之一。”邢東科長說。現在的新市場是以前的倉庫所在地,為了市場的改擴建工程,海關啟用了臨時監管倉庫。由于條件有限,一到大風天,灰塵特別大,關員們去開展監管工作時,經常會弄得一嘴巴都是灰,但關員們毫無怨言。
為提高監管效能,大嶝監管科完善了監管車輛進出場登記制度,還創新使用電子信息化系統進行監管,提高卡口通關效率。為滿足企業進貨需求,大嶝監管科做出了“8小時工作、24小時服務”的承諾,今年以來,他們累計加班時間超6000小時,博得商戶們連聲贊嘆。
石家莊海關監管服務提質提速顯成效合肥海關科技業務大樓落成啟用深港水生動物進出口檢疫合作成果豐碩義烏海關查獲6000包侵權尿不濕青島流亭機場海關查獲電信網絡詐騙作案工具廣州進口二手機械報關到國內的流程手續浦東機場海關在快件渠道查獲偽報硬幣7140枚海關助力伊春林木產業接續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