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遠“海營口”號集裝箱貨輪從南沙港二期碼頭發運,船上裝載的鐵海聯運貨物預計將于10月下旬抵達蒙巴薩港。這標志著我國首趟“湘粵非”鐵海聯運貨物順利出海,自此我國湖南及周邊內陸地區通往非洲又多了一條便捷高效的國際物流新通道。
首批“湘粵非”鐵海聯運貨物為86個20尺集裝箱的大米,總重1935噸,自湖南株洲啟運經鐵路抵達廣州,通過駁船運到廣州南沙港,分兩批發往目的地。為保障該批貨物快速通關,廣州海關提前了解企業出口計劃和班輪靠泊時間,指導企業快速辦理通關手續。提供出口“提前申報”“收發貨人免于到場查驗”等通關便利化舉措,壓縮貨物通關時間,保障物流通道通暢。
“經測算,‘湘粵非’鐵海聯運模式下,從湖南腹地到東非基本港的全程運輸時間可縮短10天,至西非基本港的全程運輸時間可縮短9天。與以往公路運輸集港模式相比,‘湘粵非’鐵海多式聯運模式可將湖南等地發往非洲的陸運物流費用降低60%左右。”負責此次貨運代理的廣州市海誠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玉燕介紹。
近年來,隨著多國不斷推進“一帶一路”倡議,中非經貿往來不斷加強,貨物進出口量持續穩定增加,廣州南沙港作為廣東重要的航運樞紐,對非貿易中商品種類也在不斷擴大。
“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對非貿易中占比不斷縮小,取而代之的是智能會議平板、電信基礎設備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此次通道的成功開辟,將為廣州對非貿易提供新的支撐。”廣州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以來,廣州海關依托南沙海港集聚發展優勢,強化“智慧海關”建設,推動多式聯運業務發展,實現貨物通關全鏈條信息化作業,為進出口企業提供“一站式”監管服務。支持企業運用鐵路、海運貨輪、中歐班列、小型船舶等多種運輸路徑將貨物集聚南沙,疊加進口拆箱、出口集拼、國際中轉等業務類型實現全球分撥,順暢南沙國際航運中心物流樞紐功能。
“今年年底前,隨著南沙港進港鐵路等物流基礎設施建成投產,廣州港海鐵聯運的服務能力將進一步提升,與絲路國家經貿往來也將繼續加深。”廣州港集團副總經理宋小明表示。
截至目前,南沙港開通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137條,其中對接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航線114條;對非集裝箱航線22條。(關悅/文)
汕頭海關精準扶持 助力企業輕裝前行緬甸進口綠豆報關的流程及其資料黃埔港報關報檢 海關如何對進出口貨物進行查驗特種柜運輸注意事項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主任黃勝強主持召開“單一窗口”試點工作組第一次會議廣州進口報關清關公司怎么選擇好上海進口防曬霜報關公司太陽能飛機落金陵 海關服務全天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