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速大灣區內貨物流轉,廣州海關、廣州港聯合推出“灣區一港通”改革創新項目。截至目前,廣州海關關區內已有9個珠江沿線內河碼頭參與該項目。
近日,廣州花都港碼頭上31個裝有陶瓷釉料、茶粕等貨物的貨柜首次采用“灣區一港通”模式,通過駁船載運駛往廣州南沙港,在南沙港換裝國際貨運大船后離境發運。花都港成為“灣區一港通”改革實施以來廣州海關關區內參與該項目的第9個珠江沿線內河碼頭。
“灣區一港通”以廣州南沙海港作為樞紐港、珠江沿江內河碼頭作為支線港,將支線港視作南沙港堆場的延伸,實現兩港口岸一體化運作,貨物在兩港間通過駁船開展區間調撥24小時通行。花都港—南沙港“灣區一港通”項目實施后,出口貨物在花都港完成海關手續通過駁船運抵南沙港即可無縫銜接大船出口,通關周期縮短2-3天。
廣州海關所屬花都海關花都港監管科科長許江表示,“灣區一港通”模式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與便利。這一模式下,進出口企業物流時間可以更為準確地估算,無需在海港口岸再辦理轉關手續,便于企業根據國際貨輪航次提前辦理通關手續,靈活安排出貨周期,緩解庫存壓力、降低運營成本。
“以此次采用‘灣區一港通’模式出口的湖南某公司為例,2021年該公司通過花都港碼頭出口標準貨柜600多個,以每個貨柜節省約200元運輸費計算,僅此一項,一年下來就將為企業減少10多萬元運輸成本。”花都創譽報關行出口主管鐘慶松說。
為推動花都港—南沙港“灣區一港通”項目順利落地,幫助進出口企業打造新的國際物流通道,廣州海關所屬花都海關進行專題調研,并向花都港經營單位、進出口企業宣貫“灣區一港通”項目帶來的港口資源共享的協同優勢和通關便利,全流程指導相關單位做好項目啟動準備工作,推動項目快速上線。”
據廣州港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實現了花都港、南沙港雙向業務聯動,進一步促進兩港口資源共享,疊加通關及物流優勢。同時,在全程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下,進出口企業可以對貨物通關各環節更精準把握,科學安排船期、艙位,有效幫助進出口企業提速降費。
“‘灣區一港通’模式提升了企業對于生產節奏、發貨流程的掌控和選擇,真正把海岸線延伸到了企業生產線。實現了進出口貨物‘7×24小時’快速通關。”南沙海關南沙港運輸工具監管科科長秦熠介紹,在南沙口岸,除“灣區一港通”模式外,還有內外貿集裝箱同船運輸、啟運港退稅等多項跨境貿易便利化措施供企業選擇,通過優化通關環節,再造物流流程,海關在做好監管工作的同時,為進出口貨物通關按下了“快捷鍵”。(關悅/文)
青島海關助推山東日照藍色經濟“升級”國門勇士“融冰”再戰6411噸石油瀝青快速通關 助力交通項目建設復工復產廣州海關集中銷毀走私毒品412公斤江蘇國際郵件直航全面開通大連郵局海關查獲紅珊瑚制品走完越南貨運要多少錢?嶺南花香傳世界廣州海關助力廣東特色花卉苗木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