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莞時報》報道東莞時間網訊虎門港的港口與東莞保稅物流中心的“區港聯動”測試近日順利通過,貨物只用了半小時就順利實現轉關,這比以前耗時一天之久快了不少。
這種讓企業節省成本提高效率的“區港聯動”模式有望于今年上半年在虎門港得以實現。今后,保稅貨物在碼頭與保稅物流中心之間的互轉業務實現數據一次輸入、一次報關、一次審核通過、一次放行。
據悉,這種“區港聯動”技術在華南地區的港口群中是走在前列的。貨物轉關只需半小時
虎門港“區港聯動”模式于4月21日進行了首次測試。
上午11時30分許,需要從沙田虎門港碼頭轉關到東莞保稅物流中心的貨物分別由4輛已在海關備案的集裝箱貨車從碼頭裝載,由海關施封,并附加電子監管設備。隨后,在海關協助下,4輛集裝箱車順利辦結貨物先行提離碼頭直接入園的手續。當貨車到達物流中心閘口,貨車刷卡入園,企業掛號申報,海關通過系統自動核對有關信息予以驗放,貨物直接運入園區,用時約半個小時,測試獲得成功。
據悉,如果在平時,貨物在碼頭卸載時便要申報一次,然后再運送到保稅物流中心園區進行轉關,轉關前企業需再申報一次,二次申報通常約為半天到一天的時間不等。“區港聯動”后,只需申報一次,這使企業既節省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
變物理圍網為“電子圍網”
過去海關在保稅園區與碼頭之間都會設置物理圍網,防止貨物中途被拆封等不法情況的發生。物理圍網的設置對人力和物力的要求較高,不僅加重了海關的監管壓力,也加重了企業的運輸成本。
現在“區港聯動”通過rfid技術(即射頻識別技術,俗稱電子標簽),在集裝箱貨車的電子關鎖內設置rfid芯片,由rfid基站通過發射無限電波激活關鎖,并接收關鎖里面的信息,再傳送回控制中心。(注:每個電子關鎖設置有特定的電子密碼,只有海關人員才能打開,若有人蓄意破壞,電子關鎖則會發送報警信息到海關監控中心。)
根據東莞保稅物流中心實際情況,從沙田海關途經5號6號泊位、7號8號泊位、b型保稅物流園區、快遞中心等監管區域,建立了22個rfid基站點,覆蓋面積達約10平方公里,貨物在這片區域里將受到嚴密的監控。
大麥客貨入莞更快捷
虎門港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采用新型的“電子圍網”式區域性監管模式,實現區港聯動,達到碼頭與保稅物流中心“雙核”運作。“區港聯動”對于建設智慧虎門港具有戰略性的意義,將推動整個虎門港的繁榮,帶動東莞物流業的發展,促進東莞產業轉型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區港聯動的實現,結合虎門港的對臺直航,使得從臺灣進口的貨物可以從臺灣港口直接運至東莞保稅物流中心存放,形成與臺灣貨運的快速通道,對即將開業的大麥客和每年舉行的臺博會起到積極推動的作用。
青島前灣綜合保稅區通過驗收青島海關深加工結轉全面實現“無紙化”粵東跨境電商業務迎來恢復性增長——澄海海關高效驗放跨境電商貨物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空運出口貨物的撤貨(二)空運之非公布的直達航空運價國際貨物運輸航空的運輸方式(一)“龍騰”行動查獲侵犯自主知識產權貨物100萬件從國外空運汽車配件如何報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