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還沒到港,我們就可以在系統里提前申報。所有數據錄入一次就可以了。”10月18日,中化興中石油轉運有限公司業務部王蕙在電腦前為即將抵港的“光匯629”辦理申報手續。受益于杭州海關剛剛推出的船舶供油“網上申報+遠程監管”舉措,王蕙只需要登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錄入一次數據,即可在線辦理包括船舶抵港、保稅燃油出庫、供油申請、油品核銷等一系列審批事項。
讓王蕙的申報工作變得簡單而輕松的舉措——船舶供油“網上申報+遠程監管”,是杭州海關在第二屆世界油商大會召開期間,正式推出的第三批支持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監管創新舉措之一。這批創新舉措共10項,均立足浙江自貿試驗區特色,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充分發揮機構整合后新海關的體制優勢,是海關專門為浙江自貿試驗區大宗商品特別是油品貿易“量體設計”的,旨在進一步促進油品產業發展,推動包括油品在內的大宗商品貿易便利化。
此次推出的10項創新舉措中有4項都是圍繞支持油品全產業鏈建設這一核心主題。具體包括 “不同稅號保稅油品混兌” 、“綠色石化進口油品‘即報即放’”、船舶供油“網上申報+遠程監管”和兩倉庫容“總量核準、動態管理”,前兩項舉措尤為引人關注。
“不同稅號保稅油品混兌”,是指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及產品標準,將不同成份的原料油品按照測算比例,在油罐中經混兌調和成燃料油。這是杭州海關在第二批支持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舉措——“同稅號保稅油品混兌”基礎上,優化升級的新舉措。把允許混兌的保稅油品由“同一稅號”拓展到了“不同稅號”,企業的選擇面更大、靈活性更高。
杭州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浙江自貿試驗區能在全國率先取得該創新政策的落地,是浙江自貿試驗區推動油品貿易便利化的重大利好,通過混兌,在燃料油價格上縮小了與新加坡的差距,對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前,在浙江自貿試驗區某企業油庫內,該創新舉措開展局部試點。兩種不同稅號、合計4.5萬噸的保稅油品在油罐內完成混兌調和,成為全國首票“不同稅號保稅油品混兌”業務。根據試點情況,混兌后每噸保稅燃料油價格能降低約1.5美元。“整個混兌過程中,海關關員通過信息化系統,對油罐內油品狀態及數量進行實時監控,對混兌期間油罐液位變化進行實貨監管。”杭州海關隸屬舟山海關加工貿易管理科相關負責人說。
綠色石化進口油品“即報即放”措施,則是配套正在建設中的國際綠色石化基地煉化一體化項目。滿足條件的綠色石化企業進口油品在完成前測鑒定、取樣和硫化氫監測等現場工作后,初步評定合格即可通關放行,允許企業在檢驗結果出具前進行裝卸、調運、銷售、加工等作業。
除了上述支持油品全產業鏈建設的創新舉措外,杭州海關這次推出的第3批舉措還涉及鐵礦石、波音飛機等大項目,推出保稅混礦“三位一體”檢驗、波音飛機“區港聯動、直通入區”、船供物品“自助申報+動態監管”、重大項目進口設備檢驗創新等。
自2017年4月1日浙江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杭州海關立足浙江自貿試驗區戰略定位,緊扣以促進油品為主的大宗商品貿易便利化這一重點,先后推出了46項創新舉措,其中20項為量身定制的創新舉措。通過這些舉措,突出了“東北亞保稅燃料油加注中心建設”、“國際配礦貿易中心建設”與“創新通關監管服務模式”三個重點,優化保稅燃油供應通關監管流程,實現保稅燃油審批、供油、報關、核銷等多項業務一次性辦理,保稅燃油通關時間較之前壓縮1/3。
繼“保稅燃料油跨關區直供”被評為“2017中國自貿試驗區十大創新案例”后,今年國務院發布了全國范圍復制推廣的第4批30項改革試點經驗。浙江自貿試驗區有6項舉措榜上有名,其中2項(進境保稅金屬礦產品檢驗監管制度、外錨地保稅燃料油受油船舶“申報無疫放行”制度)為全國首創。
在一系列創新舉措的支持下,浙江自貿試驗區以油品貿易為核心的大宗散貨貿易快速發展。今年前三季度,杭州海關在浙江自貿試驗區監管保稅油加注出庫量249.6萬噸,增長101.5%,供油量躍居全國口岸首位;監管鐵礦石混礦934.9萬噸、增長57.3%。(鈕慧鈺、俞晶、莊朝曦/文)
冷凍肉類進口報關需要什么條件才能順利進行摩洛哥橄欖油進口清關的相關溫馨提示杭州海關原產地證書自助打印進駐縣級行政服務中心大連海關為進口奶牛提供“星級”通關服務南京海關快速驗放進口大型設備 助力復工復產海運提單的風險及防范措施(三)滬關重拳打走私 經濟國門豎“金盾”拱北海關查獲禁止出境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