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上旬,“對話達芬奇——文藝復興與東方美學藝術特展”即將在上海舉辦。接到主辦方上海博物館提交的免擔保申請后,上海海關啟動“智能小花”,經測評,適用駐場監管免交擔保、隨到隨報、即審即放和口岸、展館協同查驗等便利化監管措施。
隨著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圓滿閉幕,一張張耀眼的成績單紛至沓來,154個國家和地區、3400多家企業參展;442項代表性首發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集中亮相;一年計意向成交金額784.1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進博會“三大定位”的作用愈發顯著。與此同時,一艘海關展會監管領域的“智能航空母艦”也在進博會中閃亮登場,它就是上海海關精心打造的“進博慧展”海關展會監管系統。
近年來,上海全力打造國際會展之都,推動會展經濟高質量發展。市域內國際展會規模不斷擴大,進出境展品數量、種類顯著增長,對海關展會監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海關積極推進智慧海關建設,以進博會為契機,首創 “進博慧展”海關展會監管系統,成功打造了“一艦四翼”,展會數字化、智能化、便利化監管新模式。
主艦全新亮相,伴隨“主艦”的四大“功能翼”更是各顯神威。翼一“風險研判”,從“主辦方、主運、展館、展商、展品”五個維度開展供應鏈風險評估。翼二“跟蹤預警”,是針對展會后續監管構建的特色模塊。翼三“遠程監管”,可助力關員開展“遠程視頻+現場巡館”聯合執法。其中,上海海關自主研發的ar眼鏡具備“對參展食品、農產品原產國家和地區準入情況實施自動甄別”等多項功能,拓展了移動巡館設備在遠程監控指揮和專業技術支撐方面的應用。翼四“態勢分析”,輔助海關提升政策和監管措施制定的有效性、前瞻性。
42張數據表、19個數據分析模型,提煉轉化成74個進博會監管服務指標,支撐著智能化監管“航母”的高效運轉,助力上海海關圓滿完成了第六屆進博會450票、2.01億美元進境展品的監管和服務保障工作。
讓數據“活”起來,讓操作“快”起來,讓監管“嚴”起來,讓服務“亮”起來。在進博會先行先試的基礎上,上海海關積極開展復制推廣,將“進博慧展”展會監管系統應用于上海海關轄區內所有國際展會監管。
截至日前,上海海關已對139個展會開展了風險智評,實現“一展一策”精準管理;為各類低風險展會提供口岸、展館協同查驗等個性化便利服務,使其整體通關時長平均縮短50%;一鍵生成風險預警清單,輔助規定期限內,高效完成回運、留購、銷毀等后續處置,結案率100%。
啟于進博,駛向未來,海關智能監管的航母已開足馬力。隨著上海會展業的日益成熟壯大,上海海關將持續強化科技賦能,確保全過程精準監管,提供全渠道高效服務,為提升上海會展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增強全球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保駕護航。(吳科捷、張琳/文)
論實驗用動物如何進境?海關開放日探班西安海關郵檢現場海關總署瑞麗緝私犬基地開展緝私犬開放日活動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臺灣ECFA產地證大陸零關稅報關流程青島海關查獲違規進境穿山甲標本黃埔海關“通關高速公路”進行時京津冀三地合作更密切 創新模式助發展 天津海關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空運貨物發送時注意事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