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廈門海關全面深化改革,推出多項自貿試驗區創新舉措,有效提升了該關的海關監管效能,降低了企業通關成本,改善了口岸營商環境,積極促進廈門片區跨境電商、融資租賃、航空維修等重點平臺的快速發展。
2019年,“掌上通app”保稅倉庫移動監管新模式、減免稅貨物erp嵌入式聯網審批、跨關區調機維修、集成電路保稅研發等4項自貿創新舉措被評為全國首創;國際航行船舶進出境通關全流程 “一單多報”、保稅燃油跨港區供應模式、海關業務預約平臺等3項舉措被國務院復制推廣;共有10項舉措入選“福建自貿區五周年30佳案例”,居全省第一,獲評福建省自貿區“最佳創新舉措實施單位”。
信息動態靈活“掌握”
該關首創“掌上通app”保稅倉庫移動監管新模式,讓企業配合海關在內部管理app中疊加保稅倉庫海關監管功能,基本實現了保稅倉庫數據全導入、商品全覆蓋、物流可追蹤、核扣全自動,并且具備了風險布控和自動預警等功能。
erp系統可有效整合企業信息,使企業內部產生的信息通過系統在任一關聯地方取得與應用。該關首創減免稅貨物erp嵌入式聯網審批,企業可通過erp系統直接向海關端發起減免稅申請,簡化了企業前端錄入操作,確保錄入信息的準確性,并可實時獲悉辦理進展和辦理結果。
航維產業降本增效
為了最大限度提高航空運輸資源利用率,減少飛機空載飛行浪費的企業成本,增強我國航空維修企業的國際競爭力,2018年底,廈門海關創新推出跨關區調機維修業務,2019年4月13日首例“跨關區調機維修”業務順利落地。該關與上海海關合作,對前往廈門太古進行維修的境外航空公司維修飛機實行新的監管模式,即將航空器先作為運輸工具從境外承載貨物、旅客,并在上海口岸進境清關后,再將整機作為維修物品從上海至廈門開展跨關區調機維修業務。
集成電路保稅研發
該關首創“集成電路保稅監管創新模式”,即按加工貿易模式對集成電路保稅研發進行監管。這意味著,今后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在進口芯片樣品時,能享受到進口環節保稅的優惠,并進一步縮短通關時間。
廈門現有集成電路企業170余家,其中設計企業80余家,且多數為中小微企業。國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在研發時多數需由境外晶圓代工廠生產樣品,并以一般貿易方式報關進境,這就需繳交一筆進口環節稅費。“保稅監管模式大大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讓企業把有限的資金投入研發階段中。”英麥科微電子公司商務經理周小麗深有感觸。
[洪鈞/文]
拱北海關查獲涉嫌侵犯關區重點自主知識產權企業墨盒360個怎么辦理CISS業務?植酸緬甸仰光港進口清關手續如何辦理?“齊魯號”歐亞班列(濟南)跨境電商出口集裝箱首發成功論實驗用動物如何進境?海關開放日探班西安海關郵檢現場海關總署瑞麗緝私犬基地開展緝私犬開放日活動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臺灣ECFA產地證大陸零關稅報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