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季節,走進雷嶺鎮荔枝出口生產基地,一股濃郁的果香直沁人心脾,抬眼望去,荔枝樹上結滿圓溜溜的紅紅果子,樹下采摘工人們正忙著采收……
汕頭市潮南區雷嶺鎮,是大南山革命老區,也是遠近聞名的“荔枝之鄉”。雷嶺荔枝種植歷史已有500多年,種植面積達4萬多畝,主要種植烏葉、桂味、糯米糍、妃子笑等優質品種,出口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名副其實的“老招牌”,荔枝產業也已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
“今年雷嶺荔枝遇到荔枝的‘小年’,公司兩個果園預計產量僅為去年的三成。”據荔枝協會會長張鎮林介紹,由于今年雨水少氣溫高,而且去年荔枝高產量透支樹體營養導致樹勢減弱,今年雷嶺荔枝的產量大幅減少。
“荔枝‘小年’對當地果農的打擊特別大。”張鎮林坦言,早前2019年也是荔枝“小年”,由于荔枝產量少,質量差,公司的荔枝幾乎無出口,嚴重影響了果農的經濟收入。
“今年雖然也是‘小年’,但潮陽海關得知我們的困境后,及時給予幫扶指導,我們現在是減產不減收。”張鎮林說,本月中旬,該鎮第一批荔枝將出口銷往國外市場,預計今年出口量將達到130噸。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潮陽海關在不斷深化學習、汲取傳承力量的同時,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該關結合轄區出口荔枝的特點,深入企業調研、實地開展業務指導,切實做好荔枝出口生產基地監督,從源頭上保障出口荔枝質量安全。
“我們通過指導果農在‘控源頭、減殘留、破壁壘’等方面采取措施,著力保障荔枝的高質量產出。”潮陽海關企業管理科副科長李曉鋒介紹說,為把好荔枝“出口關”,該關幫助果農強化果園基地、包裝廠源頭管控,完善溯源管理制度。
此外,該關還扎實做好荔枝出口生產基地監管工作,指導加強病蟲害防治,規范農藥使用,同時加強對果園周圍環境的監督檢查和對農藥殘留等的監測,切實提高荔枝出口質量;派員到基地向果農進行出口荔枝檢驗檢疫標準、進口國農殘要求和安全用藥科學知識等方面培訓,幫助果農了解和規避進口國貿易限制風險,助力荔枝基地在“小年”持續保住國外市場訂單,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
“潮陽海關實實在在為我們辦實事,幫我們荔枝出口打好提前量,讓我們在荔枝‘小年’的逆境中,仍有信心實現荔枝高質量出口,讓老招牌‘甜’到海外去。海關就是我們果園的‘及時雨’。”張鎮林說。(成佳苗/文)
春運大幕提前拉開 寧波海關未雨綢繆確保旅客順利出行備用信用證類別海南進口免稅品3659萬美元 同比增長近20倍“米雷”來襲 青島海關通關不斷企業點贊全國海關通關一體化亞運“練兵” 實戰演練應對突發事件代理進出口和代理報關有哪些區別谷物播種機進口報關費用與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