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福建新聞網”報道記者從2月12日召開的2011年廈門海關關區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今年該關將繼續根據中央、總署黨組支持海西建設的決策部署,主動跟進“福建外貿強省”戰略,出“三招”支持福建跨越發展。
據廈門海關黨組書記、關長丁學輝介紹,“第一招”就是要進一步推進便捷通關,大力助推外貿增長,包括在上半年選取二至三個業務現場進行進口分類通關改革推廣試點,下半年爭取擴大到全關區;分類制定支持和服務措施,積極推動我省紡織、鞋帽、石材、農副產品等重點商品出口基地建設;完善閩贛湘跨省區進出口貨物直通放行模式,支持發展“陸地港”和海鐵聯運、海空聯運、公鐵聯運,提升區域通關合作成效;在全關區全面推廣應用電子關鎖系統,便捷監管區域間貨物流轉;研究制定適應游艇產業發展的監管模式,扶持廈門游艇經濟發展;繼續推動做大海上駁運和國際中轉業務,促進廈門國際航運樞紐港建設。
“第二招”就是要整合創新,推進保稅業務轉型升級。鼓勵引導加工貿易向產業鏈高端延伸,大力支持開展設計、研發、營銷等業務,協助地方政府引入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的大型龍頭企業;支持龍巖市國家級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建設,推動我省鞋、紡織服裝產業領域的重點企業開展轉型升級試點;創新扶持研發、檢測、維修等服務業發展的措施,促進廈門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發展,支持安溪建設“中國國際信息技術產業園”;優化海滄保稅港區監管模式和通關流程,推動發展臨港加工、國際貿易、轉口貿易及物流配送業務,充分發揮特殊監管區域的政策優勢和功能作用。
“第三招”即先行先試,促進對臺經貿合作。隨著ecfa的實施,廈門海關將密切關注關區對臺業務發展變化,加強新形勢下閩臺經貿往來、兩岸海關執法合作等問題的研究,積極爭取海關總署在廈門設立對臺原產地管理機構,創新監管思路、措施,落實優惠政策,支持閩臺產業對接,推動閩臺貿易便利化;進一步推動廈金、泉金空海聯運業務和廈金水路出境郵件業務發展,支持做大客貨滾裝、海上郵輪和貨機直航業務,促進兩岸物流合作,助推廈門成為對臺乃至國際物流中心;制定對臺小額貿易監管指引,規范引導對臺小額貿易發展,支持大嶝對臺小額商品市場擴大規模、轉型升級;積極參與推進赴金門一日游業務的開展,繼續為海峽論壇、臺交會、海交會等涉臺交流活動提供高效便捷服務。據了解,2010年廈門海關支持海西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關區出口24小時放行率達到99.93%,全年監管進出口貨物總值851.23億美元,同比增長38.86%;進出口貨運量7179.94萬噸,增長28.06%;集裝箱403.20萬標箱,增長22.05%;全年稅收入庫264.08億元,同比增長39.05%,再創歷史新高。
農資供應暢 春耕有保障出口貨物報檢篇進口寵物糧食國外需提供哪些資料電動自行車藏匿集成芯片過關被查旅順海關“科技+監管”助力特色農產品走俏海外印度海運港口:浦那平欽(icd pune pimpri)港口上海海關保障“雙十一”跨境電商商品高效通關出口單證工作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