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艘巴拿馬籍入境船舶“坦賓45”輪被海關登臨檢查布控指令命中,在湛江港區泊位實施船舶登臨衛生檢疫。現場海關關員對該船舶所有22名船員開展健康申明卡核驗、體溫篩查、醫學巡查和流行病學調查,未發現有癥狀船員,目前已按指引做好后續處置。
據悉,早在船舶抵達前,湛江海關“海運疫情預警雷達”提示該輪于3月23日從中國臺灣高雄港出發,途徑越南榕橘港、海防港,擬于4月6日抵達湛江港,載有22名船員,其中越南籍船員14名、印度籍船員8名,涉及新加坡、越南、臺灣等3個國家(地區)共34條疫情信息,存在一定的疫情風險,經研判后建議湛江海關所屬霞山海關開展登臨檢查。
據了解,針對當前疫情發展情況,該關組織業務骨干和技術專家團隊,自主開發了“海運疫情預警雷達”系統,打通運輸工具、海運艙單、報關單數據的并聯通道,集成境外疫情動態信息,能夠實時展現全關區進境船舶軌跡、船員明細和換班信息、健康申報信息、來源國疫情、艙單和報關單數據、船舶登臨檢查情況等6大類關聯信息,對來自重點國家(地區)船舶以及船員健康異常情況進行預警提示,既滿足了一線關員一鍵查船、查人、查疫情、查貨物、查登臨檢疫的監管需求,又實現了關區海運渠道疫情管控信息化、一體化、扁平化的指揮管理,極大提高了疫情防控分級分類、精準施策的智能化水平。目前,通過該系統共排查關區入境國際航行船舶和來往港澳小型船舶649艘,對途徑重點國家(地區)的206艘船舶、載有發熱癥狀船員的18艘船舶提前發出預警,并下達登臨檢查布控指令,累計移交地方專班37人次。
當前全球疫情正處于流行階段,口岸境外疫情輸入風險防控壓力持續增大,為此湛江海關隨即啟動海關衛生檢疫、口岸監管、風險防控等多部門“一船一研判”風險聯合研判機制,每日根據海關總署警示通報、境外疫情情況、入境船舶申報情況等對擬靠泊船舶的疫情風險進行會商研判,確定每艘入境船舶風險等級、相關登臨檢疫措施和后續處置方案建議,指導現場海關按照風險等級進行“一船一排查”,分類分級精準檢疫;通過實行“即報即審”監控機制,實時監控入境船舶途徑港口、航行軌跡、船員情況,重點審核入境船舶前4周的停靠港情況、船員上下船情況,對有疫情風險船舶及時下達登臨布控指令;嚴格實施海關總署“三查三排一轉運”的衛生檢疫措施,實行入境船員核酸檢測全覆蓋,并移交地方聯防聯控機制進行后續處置,不斷織牢織密境外疫情輸入口岸防控安全網。
(湛關宣)
香港危險品進口運輸及進口清關流程“龍騰行動2020”開展以來 寧波海關查扣侵權貨物14.8萬件發展中的世界航空貨運(二)醫療器械上海進口報關代理需要哪些資料?“赤峰號”中歐班列首發開行出口危險品海關檢驗新規拱北海關“掃黃打非”工作成效顯著沈陽海關:推進“三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