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僅原產地證書信用簽證一項,海關就幫助我們節省了費用3萬元。”煙臺聯盛果蔬有限公司經理韓紅英來到青島海關所屬煙臺海關駐港口辦事處,領取今年1月份企業信用簽證的空白原產地證書。
原產地證書“信用簽證”服務模式是2020年煙臺海關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推出的一系列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舉措之一。具體做法是海關依據企業的誠信度和證書用量對相關企業進行風險評估,對于高誠信度的企業,在完成對證書保管等方面的承諾后,可向海關申請發放一個月用量的集中預簽空白原產地證書。
“非常方便,如今企業不用再往返海關,每月定期來一次海關進行誠信審核就好,省時省力。” 韓紅英表示。
為了幫助煙臺轄區企業充分利用好“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煙臺海關在原產地簽證服務模式方面不斷出臺便利措施,強化監管優化服務。先后推出了原產地證書郵寄辦理、自助打印等多項服務,信用簽證模式的推出進一步優化了原產地證申領模式,證書審核時長也由原先人工審核的3小時縮減到系統“秒放”。
據了解,根據國際雙邊或多邊自貿協定的有關條款,出口貨物憑借自貿區原產地證可在對方海關獲得不同程度的關稅減讓,最高可享受零關稅待遇。因此,作為出口產品在進口國享受優惠關稅待遇的必要書面憑證,原產地證書又被稱為“有價證券”和開啟國際市場的“金鑰匙”。
統計顯示,2020年煙臺海關已簽發出口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相關貨物的原產地證書3.43萬份,金額15.56億美元,可為企業減免進口國關稅6400萬美元。(郭慶玲/文)
“互聯網+公益” 巾幗文明展風采拱北海關驗放港澳CEPA零關稅貨物連續六年增長“兩段準入”信息化監管改革在昆明海關試點深圳鹽田到日本大阪OSAKA港口整柜海運船期運費助力企業發展駛入快車道深圳灣海關查獲洋垃圾近7噸廈門海關助企業盡享RCEP紅利口岸查驗單位實施一次性聯合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