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是海關服務經濟健康發展、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職責。今年以來,青島海關不斷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效能,重拳打擊進出境環節侵權違法行動,培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開拓市場,更好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和全方位對外開放大局。今年前11個月,青島海關共采取知識產權保護扣留措施1392批次,查獲侵權貨物51萬余件。
有標必查 侵權必究
近期,青島海關所屬黃島海關現場關員對某企業進口套頭衫進行查驗,在對貨物商標進行逐一核對后,海關關員發現9118件套頭衫使用了“champion”商標標識,存在侵權嫌疑,立即中止通關。
隨后海關梳理固定案件證據,第一時間移交地方公安后續偵辦。最終公安機關一舉破獲包括該公司在內的特大銷售假冒注冊商標貨物系列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20余人。
今年以來,青島海關根據海關總署統一部署,組織開展“龍騰行動2020”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進出口侵權違法行為,營造法治營商環境。“早在行動開展之初,我們就根據口岸貨物特點制定了具體方案,對汽車配件、服裝鞋帽等重點商品以及侵權高發的品牌,辦案關員在線索處置時會加以特別關注。”黃島海關知識產權保護科肖健介紹。
專項行動期間,青島海關積極引入大數據理念,建立“侵權高風險特征模型”,對獲取的風險信息進行分析研判,并統籌侵權風險研判力量,組建“侵權風險研判小組”,通過日監控、周評估、月總結的監控方式對在運行的涉侵權風險規則進行動態優化調整,提高規則有效性。
為提高一線關員鑒別查獲能力,青島海關多次邀請知識產權權利人開展網絡培訓,提升“真假鑒別”能力。目前,青島海關現場查驗關員已形成“有(商)標必查,存(嫌)疑必核”意識,多次自主查獲涉嫌侵權案件。
科技賦能 智能識別
在青島黃島口岸,近期,海關現場關員對某企業出口的卡車配件進行查驗時,通過“商標識別”app軟件對出口貨物上的商標圖形進行拍照并比對,發現其中部分蝶閥助力缸、發動機后支撐使用了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在海關總署備案的“cnhtc及圖”商標標識,最終查獲了一起出口侵權案件。
針對郵遞、快件、跨境電商渠道“多而散”的侵權特征,青島郵局海關也充分發揮“商標識別”app等智能設備和數據平臺優勢,對進出境侵權行為開展精準打擊。“今年以來我們通過商標識別app查發侵權案件790起,占全部扣留措施的79.4%。”青島郵局海關郵件監管科孫揚說。
青島海關通過科技手段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解決圖形類商標標識查詢問題,自主開發、運用“商標識別”app。查驗關員使用軟件對相關商標性標識進行拍照核對商標備案信息,對侵權嫌疑貨物,程序會自動提示“該商標已在海關備案,請核對授權信息”,查驗關員進一步登錄“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系統”核實企業是否在授權范圍內,通過智能識別提高查獲效率和鑒別能力。
目前,青島關區主要的查驗業務現場都已推廣應用智能識別科技手段。
需求導向 精心培育
近日,青島海關收到青島億瑞德進出口有限公司提供侵權線索,2批申報出口的膠合板涉嫌侵犯其在海關總署備案的商標專用權。
經核實后,海關立即采取知識產權保護措施,將涉嫌侵權貨物攔截,查獲侵權膠合板重達137.5噸,幫助企業挽回損失逾人民幣93萬元。
“我們已將公司自主品牌22項全部在海關總署進行了備案,為積極保護海外市場利益做好準備。”公司總經理劉學偉表示。
知識產權是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加強對知識產權企業培塑,加大對自主知識產權保護的指導和幫扶,是海關服務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重要舉措之一,有利于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
今年以來,青島海關緊緊圍繞山東質量強省及品牌戰略遴選自主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突出重點、有的放矢做好轄區重點企業遴選工作。通過問卷、座談、調研,摸清自主品牌備案及維權現狀,指導企業申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并引導企業加強保護意識,盡享海關扶持政策,形成培塑工作與助力企業自主維權能力提升的良性互動。
自2017年海關開展“龍騰”專項行動以來,青島海關共定點培塑威海威高醫用高分子有限公司等42家重點自主知識產權優勢企業。今年前11個月,山東省新增知識產權海關備案537項。(孫曉靜、 萬婕姝 、鄭浩/文)
進口不作價設備辦理指引及海關監管要求壁掛爐進口報關需要提供3C認證嗎?一起來了解一下廣州海關助觀賞魚“游”出國門烏昌海關新監管模式助新疆鋼材出口快速增長上半年上海口岸進出口值突破5萬億高溫催生太陽鏡經濟 海關嚴查拒絕“李鬼”出境煙臺海關快速驗放農資助力秋收東莞虎門進口報關行哪家好?帶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