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江門市外貿進出口錄得歷史最高值,達18.7億美元,同比增長19.3%,增速位居珠三角首位。在當前國際貿易形勢極度嚴峻,我國外貿整體增速明顯放緩的情況下,江門外貿發展如何取得如此佳績,實現穩中趨優?讓我們來共同揭開其中的“奧妙”。
分類通關:讓守法企業盡享改革紅利
“真的是非常快!公司代理的大部分進出口商品都被系統判別為低風險,我們直接拿著單證去窗口辦理放行手續就行。”談到江門海關正在推行的進出口分類通關改革,外海運輸實業有限公司報關部負責人難掩心中的喜悅。
數據顯示,實施分類通關后,江門海關進、出口平均作業時間分別縮短到19.21小時和0.62小時。
簡單地說,分類通關改革后,海關對于企業的報關數據不再平均用力,而是由海關通關系統對報關單電子數據進行實時數據比對分析,綜合評價企業和貨物的風險,并將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分為低風險快速放行、低風險單證審核以及高風險重點審核三類。
不管是低風險快速放行通道還是低風險單證審核通道,驗放的大多都是誠信企業的低風險貨物,通關手續比較簡便。所不同的是,低風險快速放行的貨物不涉及稅款征收和國家監管證件管理,因此省去了人工審核環節,由系統直接放行,通關時間往往只需幾秒鐘。而那些涉及稅款征收或者國家監管證件管理的低風險貨物,則需要走低風險單證審核通道,由海關關員對所涉及的監管證件進行驗核,開具稅單。對于剩下那些進入“高風險重點審核”的貨物,海關將集中監管力量進行重點審核和查驗。
據統計,上半年,江門關區分類通關報關單量達15.7萬份,占關區報關單量99.27%,其中低風險快速放行的報關單占分類通關報關單總量的68%。
分類通關不僅為企業節約了通關時間和成本,也讓海關的監管變得更加高效,更加具有針對性,讓海關與企業獲得“雙贏”。
無紙化通關:通關進入讀秒時代
“現在一批貨物從申報到放行只需6秒時間,相對以前的人手化操作至少縮短2小時以上,電腦內資料的自動對碰檢測系統,能夠杜絕因筆錄出現的失誤,在保證貨物資料的準確率之余提高了通關速度。”鶴山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長、江門外商投資協會會長馮廣源先生日前在企業懇談會上談到。
此前,鶴山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成為江門關區首個“嘗鮮”的試點企業。該企業一票兩千多箱出口到美國紐約的兒童書刊,以無紙化方式通關,僅6秒便完成了從企業端電腦申報到海關放行的所有通關手續。
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是指海關以企業分類管理和風險分析為基礎,按照風險等級對進出口貨物實施分類,運用信息技術對企業聯網申報的報關單及隨附單證的電子數據進行審核、征稅、驗放的通關作業方式。通關作業無紙化后,試點企業可不受海關工作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進行“自由”申報,大大減少了往返海關現場和排隊等候的時間,特別是對于風險判別為“低風險快速放行”的報關單,企業足不出戶便可完成所有海關通關手續。
稅費電子支付:鼠標一點輕松繳稅
電子支付手段已經普及于人們的日常生活。海關為了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與東方電子支付有限公司攜手推出海關稅費電子支付平臺。
對于企業來說,稅費電子支付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不僅可以節省往返銀行、海關的時間,而且可以擺脫銀行柜面、海關業務處理排隊的等待限制,更重要的是可以不再為銀行上、下班的時間限制而憂慮了。
針對電子支付手段,新會華貿有限公司財務總經理趙玉平深有感觸的談到:“海關開通稅費電子支付為我們企業帶來了不少好處,以前繳稅一定要趕在四點鐘以前去銀行辦理,否則就只能吃‘閉門羹’了,現在電子支付系統24小時全天候營業,隨時隨地鼠標一點就可以輕松繳稅。另外,我們公司經常進口煤炭等大宗散貨,這些貨物對時效性要求特別高,如果沒能及時繳納稅款、辦完通關手續就要繳納不少滯期費,有了電子支付,一切都變得簡單了。”
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已有2000余家企業向江門海關申請并開通電子支付賬戶。另據統計,今年1-7月份,江門關區企業通過電子支付交易筆數達17161筆,交易金額達17.52億元,同比增長2.7倍和1.3倍。
此外,江門海關還將與江門檢驗檢疫局聯合簽署合作備忘錄,大力推進“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試點工作,進一步簡化通關手續,提升江門口岸通關效率,為江門市外貿進出口的穩步增長帶來新的動力。
(曾方亮/文)
假冒IPad國門“現原形”海關創新監管支持綜保區高質量發展白云機場綜保區上半年進出口超90億元黃埔海關掀起打假“綠茵風暴”海關對保稅倉庫的定義及分類解析黃埔海關查獲危險化學品34.2萬瓶海關阻截逾八百萬件侵權貨雙重加速讓AA企業走的更遠汕頭港海關截獲涉嫌侵權出口糖果3.544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