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珠海特區報》報道7月中旬,賽米控電子(珠海)有限公司首批使用最新工藝的“半導體功率模塊”準備出口到歐洲市場,由于拱北海關提前為這3種模塊的新單耗辦理了手冊變更手續,該批加工貿易貨物出口一路綠燈。
“新工藝提升了產品的性價比,同類產品的海外訂單增加了50%,海關的支持讓我們對出口很有信心。” 公司報關主管趙秀梅說。
趙秀梅的信心來自于拱北海關對加貿企業轉型的“一條龍”服務。從縮短合同備案時間,到商品預歸類和預審價,賽米控公司進口保稅料件、成品出口、合同核銷等多個通關環節“連環提速”。今年5月,賽米控公司加入“守法企業納稅檔案庫”后,涉稅報關單調整為現場接單審核通道,報關效率再次提高。
在拱北海關全方位支持下,這家在1年前還以加工貿易為主的高科技企業,目前已向國內風能發電設備生產領域高端進軍。今年上半年國內市場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逾10倍。
支持賽米控這樣的加貿企業轉型升級,是拱北海關落實今年5月海關總署與廣東省政府簽署的合作備忘錄、共同建設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范區的事例之一。記者在采訪中獲悉,近年來,拱北海關以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推進轉變發展方式為目標,積極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創新加工貿易管理模式,幫助眾多像賽米控這樣的企業向產品高端市場要效益。
今年5月,一臺德國進口的價值79萬美元的 “鐳射直接成像機”抵達珠海斗門口岸。這是珠海方正越亞公司今年引進的價值5000多萬美元先進設備中的一件,用于在線路板內層干膜上繪制電路圖像,是其高端封裝基板生產線中關鍵設備之一。
然而,由于是首次進口該類設備,越亞公司一時無法確定其商品編碼。公司報關主管鄭萍稱:“商品歸類確定不了,設備就無法順利通關,生產線就有停工危險!”
獲悉企業遭遇的難題,拱北海關迅速啟動了專家服務機制,第一時間組成歸類專家小組,通過多方查詢,集中研究,幫助企業化解難題。不到1天,設備編碼歸類難題迎刃而解。
目前,方正越亞依托進口高科技設備,采用亞洲最先進的線路板生產工藝,生產纖薄、細小及多功能的高附加值封裝基板。今年銷售額預計比去年增加1倍,達到3.4億元人民幣。
從企業審批備案“及時式”,到快速通關“一站式”,拱北海關主動研究企業向高端產業鏈延伸的需求,為轉型升級企業開辟審批、通關、核銷全程“服務鏈”,引導關區加工貿易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
據了解,目前關區內珠海、中山兩市2400多家加工貿易企業陸續邁入轉型升級“快車道”。今年1-6月,拱北關區加工貿易實際進出口值237億美元,同比增長9.4%。
汕頭海關護航粵東紡織服裝暢銷“一帶一路”市場朝發夕至 永州海關助力蔬菜出口迎來“開門紅”意大利海運港口:瓦斯托(vasto)港口潮州海關樹倡廉新風 促外貿發展渭南海關助力陜西柿子首次出口功能性飲料需要什么手續_飲料報關手續流程濟南海關助力石油裝備生產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今年前八月海南進出口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