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1.38萬噸載重的不銹鋼化學品船在重慶涪陵順利下水,不久將駛向中國香港。該船總長130米、型寬22米、型深12米,全船用鋼3000多噸,電纜長度達11萬米,刷新了西南地區最大造船記錄。
該船建造企業重慶川東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歷經強抓“三線”建設、西部大開發國家戰略機遇,乘改革開放春風加快發展,雖早已躋身全球同類廠商前列,但前幾年因市場疲軟拿不到出口訂單,沒能通過認證復核,失去了海關信用管理高級認證資質。
“企業資質降級,海關幫扶更要升級。”涪陵海關負責人劉湘斌介紹,企業有技術,海關有幫扶。上門提供減免稅、保稅政策培訓,實時提供國際船舶市場供需波動和技術標準信息,海關更要在企業困難時拉一把。全力支持企業收縮產品線,聚焦不銹鋼化學品船,開啟科研攻關模式,建立技術“護城河”,重新擦亮馳名中外的“川東不銹鋼化學品船”品牌。
重拾信心的川東船舶在激活整個三峽庫區造船業的同時,更依托技術變革帶領國內上下游產業鏈共同飛躍,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貢獻力量。2020年前后全球化學品船舶進入迭換周期,苦練內功的川東船舶抓住機遇,成功搶下2艘1.38萬載重噸、價值近4億元的不銹鋼化學品船出口合同訂單。
企業完成訂單需要使用進口設備,海關就開通綠色通道、專人對接、實施預約查驗,保障價值約900萬美元的進口貨物順利通關;造船不同于一般加工貿易,周期長、進料多,海關就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推行“以企業為單元”監管模式,支持企業自定核銷周期、自主核報,實現產業鏈內料件便捷流轉,讓企業擁有更大自主權;企業信用資質降級,海關就開展信用培育,組建認證專家團隊,量身定制“全覆蓋+精細化”培育方案,從內部控制、財務狀況、守法規范、貿易安全四個方面指導企業完善經營管理,成功恢復高級認證企業資質,以資質認證促進企業規范化發展,并享受信任放行、境外通關便利等多項便利措施。
“感謝海關提供的‘整機+配套’全產業鏈支持舉措,使企業持續提高前裝比重和制造智能化水平,不斷拓展產業鏈寬度和深度,成功推動涪陵成為國家級船舶海工類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川東船舶相關負責人說。
作為中國船舶集團在西南地區唯一的船舶總裝企業,川東船舶正在進行新一輪改造升級,積極拓展危化品船、lng大型運輸船、科學考察船、高性能執法作業船市場,不斷推動船舶制造由“淺海”向“深海”邁進。
近日,川東船舶再次拿下2艘8000載重噸不銹鋼化學品船建造出口合同訂單。此刻在長江之畔、烏江之濱,三峽庫區深處的一群造船人正在遙想星辰大海,重慶海關將助力他們把夢想變為前進的動力,讓三峽庫區船舶制造業揚帆奮進。(石芮伶、汪在明/文)
杭州海關在郵遞渠道查獲瀕危物種西非海馬法檢53號公告是真是假?口罩出口到底要不要法檢?云南鮮切花出口值連續5年保持全國首位RFID航空貨運管理(一)湖州木地板走俏海外印度海運港口:貝萊克里(Belekeri)港口打好“主動披露”與“互聯網+”組合拳 滿洲里海關持續釋放改革紅利全國首票20號膠期貨保稅交割貨物通關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