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方日報》報道
2011年,江門海關在業務精益求精和自身隊伍建設上都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績,涌現出一個個亮點。
深入推動創先爭優,營造奮發進取氛圍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總署黨組關于紀念建黨90周年的部署,開展黨建知識競賽、創意作品征集等系列紀念活動,落實“三評一樹”和黨員承諾工作,在全關干部職工中掀起了堅定信念跟黨走,立足崗位作奉獻的熱潮。深入推進爭創“國門先鋒”活動,培養優秀典型發現先進事跡,開展了2011年“感動江關十個故事”征集評選活動,著力營造奮發進取、積極向上的濃厚氛圍,促進各項工作不斷向前發展。年內,該關2個支部榮獲“全國海關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3位同志獲得“全國海關優秀共產黨員”和“全國海關黨務工作者”稱號,同時對27個“先進基層黨組織”、52名“優秀共產黨員”和40名“優秀黨務工作者”進行了表彰。
支持重點項目建設和中小企業發展
今年以來,江門海關領導深入西鐵城精電科技等大型企業現場辦公百余次,協調解決企業的通關疑難問題,同時繼續做好對臺山核電、陽江核電、富華重工、廣東南車等重點項目建設的服務工作,年內,該關為臺山核電減免稅擔保貨值34億元,涉及稅款8.2億元,對臺山核電專用碼頭的建設規劃做好政策引導和服務。同時,高度重視占關區企業九成以上的中小型企業發展,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政策引導,主動宣傳和認真落實國家減免小型微型企業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優惠政策,并積極幫其解決進出口環節遇到的實際困難。
積極落實便利通關措施
江門海關積極拓展“屬地申報、口岸驗放”等區域通關模式應用范圍。目前,關區已與全國12個口岸開展跨關區“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業務,進出口貨運量呈現了快速增長。同時,加大政務公開力度,發揮“12360”海關統一服務熱線、外經貿信息發布會、海關門戶網站等平臺作用,以《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正式實施為契機,加大政策宣傳,支持企業開拓市場。全力支持關區與港、澳地區的經貿往來發展,于6月28日開展了該關與港、澳海關的查驗結果參考互認試點工作。
監管系統全面升級,港澳小型船舶通關更高效
“過去用小船裝貨到香港基本上是3天走2趟,現在可以做到2天走3趟,平均每個航次節省2-3個小時,通關效率明顯提高,企業成本也大幅度降低了。”今年,江門海關正式啟動來往港澳小型船舶監管業務系統的全面切換工作,海關將通過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公共數據網絡和信息平臺以及移動通信短息等信息化手段,對注冊備案的小型船舶實行動態實時監控、分類管理和船舶驗放,使大部分信譽良好的小型船舶無需停泊海關中途監管站辦理轉關手續,即可直接通往港澳地區,簡化了通關程序,提高通關效率,降低企業運輸成本。
“雙打”成效顯著,為企業知識產權保駕護航
在今年開展的“雙打“專項行動中,該關采取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措施73批次,涉及貨值1802萬元;對32批貨物立案調查,涉案數量123萬件,涉案金額800.6萬元,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權利人向該關贈送感謝信、錦旗共8件。為此,海關總署向江門關發來賀電5次,江門海關法規處受總署記先進集體三等功,被省評為廣東省“雙打”先進集體。
創建文明號,提高窗口服務水平
今年以來,該關6個窗口單位先后獲得海關系統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巾幗文明崗”、廣東海關系統省級“青年文明號”和江門市“巾幗文明崗”等榮譽稱號。
在江門海關業務種類最齊全、轉關運輸業務量最大的現場部門――駐外海辦事處,通關一科的海關關員通過設置公告欄、展示板、報關服務手冊、電子觸摸屏、發放“青年文明號服務卡”等方式主動完善窗口設施,明確辦事流程;整合各類窗口功能,設立“黨員先鋒示范崗”等,推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辦結、一戶式查詢、一條龍服務”的辦事流程,著力打造“青年文明號”示范窗口,樹立了海關良好的服務形象。
大力開展文化建設,打造“興關之魂”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總署黨組擴大會議精神,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及海關精神教育活動,打造“興關之魂”。繼續完善各隸屬海關“三個一”工程建設(關史榮譽室、學習室、運動場),較好地實現了基層海關文化基礎設施的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同時,不斷探索開展文化建設的途徑和方式,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涌現出管樂隊、讀書沙龍、“學習課題”、“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攝影作品展等一批具有江門海關特色的文化建設成果。
東莞長安海關查獲24萬件侵權電容延伸服務為延吉特色監管貨物保鮮天津新港海關擦亮一線窗口強作風 提高通關效率促發展食品空運進口上海清關代理_19年食品報關公司上海進出口企業對RCEP協定生效實施反應熱烈閘口海關查獲一起跨境客車藏匿相機鏡頭進境案海關助力潔面儀入駐機上免稅店淄博海關稅收創單月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