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9:00,隨著張家港保稅港區海關通關科關員張玲在電腦前審核電子放行數據并敲下回車鍵,江蘇中核利柏特股份有限公司的5件價值約300萬美元的重大氣體冷箱裝備辦結完成了所有的海關手續。不一會,張家港保稅港務碼頭上傳來陣陣輪船的汽笛聲,滿裝載著約1000多噸重大氣體冷箱裝備的貨船正緩緩起航,駛往長江上游的重慶。
“這批出區的冷箱價值巨大、運輸特殊,下游客戶要貨很急,請海關一定給予支持,讓我們能夠及時通關、按期裝船出運。”一天前江蘇中核利柏特股份有限公司關務經理方明強將一份緊急的企業申請報告遞交到張家港保稅港區海關。由于船期變化和訂單需求時間緊,設備需要在第二天上午就裝船出運。“急事特辦!”了解了企業設備特殊情況和通關困難后,保稅港區海關顧泳洪副關長在企業申請報告上果斷地批上辦理意見。
今年以來受國際經濟形勢影響,國內外消費需求疲軟,但江蘇中核利柏特股份有限公司搶抓重大裝備制造的發展機遇,逆勢而上,擴大重型裝備內銷,實現加貿企業“市場”轉型,國內內銷的訂單已經排到了年底。此次加工貿易轉內銷的設備為石油裂解工程裝置設備,價值約300萬美元,由重慶普萊克斯氣體有限公司采購,用于石油裂解氣深冷分離過程,工作環境在-100℃ 到-140℃環境下。
“這批貨物的通關需求非常特殊,給海關監管帶來很大考驗。” 海關物流部門馬建峰副科長介紹說,“一是出區難,超寬、超高、超大、超重,海關最寬的卡口通道無法通過,無法使用普通監管車輛,無法正常施加海關監管封志;二是查驗難,運抵監管場所時處于全封閉包裝狀態,拆外包裝即意味著產品失去正常功能;三是起運難,海關監管場所的集裝箱及散件雜貨碼頭最大起重能力不能滿足要求。”服務好重大裝備加工貿易轉內銷是海關的責任和義務,保稅港區海關針對相關特殊情況成立了通關應急小組,立即制定了嚴密監管方案,并當天即開始實施。
11月5日,下午3點,在江蘇中核利柏特股份有限公司的高溫成品車間,海關查驗小組2位老關員核對設備嘜頭、數量,清點隨附資料和配件,并拍好照片,在汗流浹背忙碌了近兩個小時后,最終完成了對最后一批超大件冷箱模塊的查驗工作。6日凌晨2點,在保稅區西區卡口西南,監裝組關員通過采取出區核放單集中一次性放行的辦法,在保稅區規建局及交警部門配合下,臨時將西卡口的海關監管圍網拆除,設備得以運輸出區。凌晨4點,在張家港保稅港區港務碼頭,隨著近300米長的車隊緩緩駛入,早已等候在此的碼頭監裝組立即投入緊張的監管裝運工作。4個小時后,海關監裝組關員完成了對最后一批設備的碼頭監管裝運任務。忙碌了一夜的海關監裝組關員王賢華揉了揉疲憊的雙眼,笑了笑說:“終于完成了監管裝運任務”。上午8點半,代理該批設備進口的張家港昊華國際貨運代理公司的報關員秦麗麗將報關單證遞交到海關為該企業設立的特殊通道窗口,從接單、審價、征稅到最終放行,短短半個小時后該批設備就完成了所有的海關通關手續,運輸船按時啟航。
在碼頭上,利柏特公司關務經理方明強長長松了一口氣,望著忙碌了一夜的海關關員,他感慨萬分:“這次海關真是為我們解決了大難題,僅這一單就關系到企業600多萬元的利潤,海關為企業扶危助困的務實作風和高效服務水平讓我們由衷感謝和欽佩,海關‘四好’真是名不虛傳。”
據悉,今年以來,張家港保稅港區海關根據總署總關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部署,在關領導的帶領下,積極深入區內加工貿易企業走訪調研,了解企業難處,為企業通關“量體裁衣”,制定了“卡口24小時驗放”、 “白加黑”、“專家門診”等貼身服務工作制度。在海關這些服務制度下,江蘇中核利柏特股份有限公司等加工貿易型企業利潤均較去年大幅增長,區內加貿企業轉內銷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海關正在用實際行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江蘇外貿穩增長、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做出積極貢獻。(褚忠云、周俊峰/文)
寧波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實現進出口業務全覆蓋清洗劑進口報關需要哪些手續_清洗劑進口清關公司哪些是出口許可證?呼和浩特海關優化原產地證書審簽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清關流程海運單證提單及其流轉程序(三)關徽上閃耀的雷鋒精神上海海關為世游賽首批進境物資提供通關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