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廣州海關、廣州白云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白云機場航站樓聯合舉辦 “全面開展‘通程航班’業務啟動儀式”。即日起經白云機場中轉的南航所有國際航班旅客,可享受托運行李“一站式”直掛便利。在白云機場,南航成為國內首家獲準在所有進出境航班開展國際“通程航班”業務的航空公司。
南航2012年正式推出連接歐亞澳洲的空中橋梁——“廣州之路”,這是一條以廣州為支點,連接歐洲和澳新地區的空中新捷徑。“通程航班”業務助推“廣州之路”建設,對經廣州中轉的旅客帶來很大的便利。
搭乘“通程航班”的中轉旅客可以在始發站一次性辦理始發站及所有經停站的乘機登記手續,在目的站提取托運行李,省去了像其他入境中轉旅客需要在經停機場取出并再次托運行李的麻煩,受到進出境旅客歡迎。
2012年6月這項業務在白云機場試行之初,只有乘坐南航出境航班及悉尼和墨爾本這2條進境航線4個航班的旅客可以享受到這種“零等待”的便捷通關服務,經過近5年的不斷完善和逐步擴大試點,至2017年初,進境方面,這項業務已擴大到23條航線36個航班,越來越多的旅客享受到了這項便利服務。據統計,享受免提行李便利服務的通程旅客從2012年的45.8萬人次增長到2016年的174萬人次,年均增長率達到42%;通程行李量從2012年的48.1萬件增長到2016年的202.4萬件,年均增長率達到46%。2016年,南航廣州樞紐國際航線中轉旅客比例已提升到58.6%,特別是澳洲航線中轉旅客比例達到59.9%,歐美航線中轉旅客比例達到63.8%。3月1日全面放開后,南航目前開通的53條進出境航線共150個航班可以實行此項服務,覆蓋面擴大了一倍有余。
“通程航班”業務對南航打造“廣州之路”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在推動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建設航空樞紐方面,作用也十分明顯。
過去五年,“通程航班”政策在白云機場的落地,促進了白云機場創“國內一流、國際先進”航空樞紐的建設發展。近年來,白云機場已奠定了面向東南亞及澳洲的第一門戶樞紐地位,以亞太、大洋洲和非洲地區為主、逐步覆蓋歐美等全球地區的航線網絡布局已經初具雛形。截至2016年,在白云機場運營的航空公司69家,其中國外航空公司44家;共開通航點超過200個,其中國際及地區通航點超過80個;年國際旅客吞吐量達到1358萬人次,同比增長19.5%,國際中轉旅客量達到606.6萬人次,同比增長22.8%。據廣州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 3月1日監管模式對南航全面放開后,預計日均監管進境通程航班增長178%,涵蓋了南航廣州樞紐歐、美、澳等全部航線。業內人士指出,航空公司中轉聯程機票國內段多有贈送,機票總體價格差加上“通程航班”全覆蓋這種行李免提通關服務,將具有很大吸引力。
“我們預計南航‘通程航班’業務全面實施后,會有更多的旅客選擇南航、選擇白云機場中轉,白云機場的樞紐作用將進一步發揮,樞紐地位將進一步提升。”白云機場相關負責人表示。
自3月1日起,凡乘坐南航航班經廣州進出境的所有中轉旅客,無需再提取托運行李,托運行李由海關在后臺實施監管,機場和航空公司負責轉運。個別經海關非侵入式檢查后需進一步實施開箱查驗的托運行李,由南航負責運至海關指定區域,并由航空公司工作人員引導旅客本人至海關查驗區接受檢查,完成查驗后再由航空公司完成托運。絕大多數旅客在廣州經停時只要帶齊隨身物品,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在機場取出托運行李、通關后又去托運行李。
劉先生是3月1日首批受惠的旅客之一,經常到國外出差的他,回程時直言,“新政策在白云機場免去提取行李轉機托運,至少省下了半個多小時,真的是省心省時又省力!下次還坐南航的飛機在廣州中轉。”
南航中轉工作人員表示,新模式受到旅客歡迎,回頭客可能更多。“特別是行李比較多的旅客,中轉的時候不用再操心行李真的是方便很多,旅客體驗好了,自然選南航、選廣州中轉的就更多了。”
“通程航班”行李直掛的確為旅客省去很多麻煩。一是旅客抵達后不用到行李轉盤等行李,免去了等待時間和“負重旅行”的辛苦;二是旅客不用再到中轉柜臺報到,免去了旅客手續多的麻煩;三是遇到航班中轉高峰或者前站航班延誤,這種服務讓“趕飛機”的旅客時間更充裕。
據廣州海關下屬白云機場海關旅檢處處長楊杰介紹,“通程航班”業務對海關的監管提出了全新的挑戰,意味著海關監管模式由傳統的旅客攜帶所有行李接受海關檢查向全新的監管模式轉變,對海關來說是顛覆性的考驗。
為解決問題與困難,確保“通程航班”業務持續健康發展,自2012年海關總署批準在白云機場試行中轉旅客“通程航班”監管模式以來,廣州海關不斷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支持“通程航班”業務改革創新,積極參與白云機場“通程航班”流程設計,開發信息化系統實行旅客分級監控,應用遠程后臺查驗實現旅客托運行李快速通關,提升行李轉運速度,提高航空公司運作效能,全力配合機場及南航建設中轉行李專用預檢區域、擴寬中轉旅客候檢區、升級改造“通程航班”監管系統、改進服務保障流程。
白云機場也在場地改造、設施設備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去年,白云機場原有的“通程航班”旅客等候區由120平方米擴建到250平方米;去年4月,“通程航班”行李專用預檢機投用; 2017年,白云機場還計劃在東二行李提取大廳加建350平方米“通程休息區”……各方一系列優化與完善措施,為“通程航班”監管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基礎。
3月1日起,海關預計“通程航班”總體監管量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入境通程旅客量將由日均1729人增長到3500人,增長100%,日均監管入境通程行李件數由2376件增長到3735件,增長60%。
廣州海關副關長孫玫表示,廣州海關把支持“通程航班”業務作為海關服務樞紐機場建設、促進空港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下一階段,廣州海關將繼續以積極開放的姿態,主動適應企業發展需求,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為旅客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務。
溫馨提醒:
1.本次全面開通“通程航班”業務的航班主要針對南航在廣州白云機場口岸進出境的航班,其他航空公司、機場是否開通該項業務需具體咨詢當地機場及所選乘航班的航空公司,以免耽誤自身進出境行程安排。
2.旅客應在通關前事先填報《海關申報單》,在抵達機場后,到海關規定的地點提交,并建議盡可能將申報物品放在手提行李內,不要隨機托運。如申報物品體積太大不可隨身攜帶而必須托運時,應主動向工作人員說明,在物品中拴掛“海關申報行李”標志。
3.一般航空公司會通過讀取登機牌等方式找到旅客本人,并引導其到海關查驗區接受檢查,希望旅客能夠主動配合。
資訊鏈接:
國際 “通程航班”監管模式是海關總署在國內部分航空公司、部分機場試行的一種新的中轉監管模式。2012年6月后,海關先后對國航、南航、東航、海航、川航航班分別在北京首都機場、廣州白云機場、上海浦東機場、成都雙流機場、西安咸陽機場、青島流亭機場、昆明長水機場試行國際“通程航班”監管模式(2012年6月15日南航在廣州白云機場,國航在北京首都機場,2013年1月東航在上海浦東機場,2015年4月東航在昆明長水機場,2016年2月東航和海航在西安咸陽機場、東航在青島流亭機場,2016年8月川航在成都雙流機場,試行國際“通程航班”監管模式),南航是目前試行此項業務的航空公司中,唯一獲準在同一機場所有出入境航班開展國際“通程航班”業務的航空公司,但也僅限經白云機場中轉的南航航班。其他航空公司、機場暫不試行該模式,對其中轉旅客,海關仍按照現行模式監管。
生漆從越南海運進口回來手續怎么辦理?廣州海關查獲走私紅酒案北京海關保障首批暫時進境冬奧物資通關2023年1月1日起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進口手續簡化海關“點菜”式服務助珠寶內銷全球業務外包與供應鏈擴展企業(二)讓外貿市場主體充滿活力——汕頭海關持續為外貿企業紓困解難南京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監管模式改革 首推無感卡口落地常州、武進綜合保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