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蘇州日報》報道截至3月底,已有2000多家外資生產企業增加商業分銷的經營范圍
蘇州海關轄區各加工貿易企業保稅內銷一季度超過90億元
把目光轉向國內市場,不但可在金融危機陰影下走活經營路子,而且也推動企業向價值鏈高端進軍,這成為蘇州越來越多外商投資企業的共識。根據市商務局提供的最新資料,隨著近年來國家對外商投資商貿領域政策的逐步放寬,我市不但增加了近千家從事進出口、批發和零售業務的純商貿外資企業,還有2000多家以出口為主的外企在生產型主業基礎上拓展了商業分銷功能。
近年來,我市各級商務部門積極引導制造業外企從純生產領域向研發、分銷等功能拓展,大尺度開放外資非商業企業兼營分銷業務,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已有2000多家外資生產企業增加了商業分銷的經營范圍。這些企業不但銷售自產產品,還經營與自產產品相關的同類商品和上下游原材料,甚至有一大批企業進入了與本身行業無關的商品營銷領域,其中一部分已經成為跨國公司地區銷售總部。
在外資企業不斷豐富貿易方式的同時,我市原有加工貿易方式下“保稅貨物轉內銷”的監管便利化程度也大大提升。蘇州海關推出的“保稅貨物轉內銷”的審批便利化措施,通過開設專項服務窗口,實現內銷審批、歸類審價的“一站式”服務,使得內銷審批通關速度大幅提升。同時在全國出口加工區中率先開展區內保稅貨物內銷人民幣結算試點,拓寬了內銷通道。
“海關的內銷便利化政策鼓勵了我們開展內銷。 ”據滬士電子(昆山)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明貴介紹,他們去年的內銷額已突破8億元人民幣,占了公司銷售總額的30%以上。該公司近年積極轉型搶占國內市場,目前已成為國內印制電路板行業的龍頭老大。
據統計,去年僅蘇州海關轄區各加工貿易企業保稅內銷就突破290億元,同比增長三成多;今年以來繼續保持迅猛增長態勢,一季度保稅內銷超過了90億元。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也顯示,隨著擴大內需政策效應的持續顯現,今年前3個月我市外資企業國內銷售同比增長22%,高于出口增速1.8個百分點。
再生塑膠粒進口報關如何操作?流程與資料在這!迷路老人急尋路 海關關員來相助廣州海關查獲9公斤海馬干廣州海關在進境郵件中查獲活體陸龜一批中山港海關為群眾辦實事加班保通關鶴山海關監管退運238.2噸“洋垃圾”杭州海關全力抗擊冰雪保通關【兩學一做】我的支部書記是“好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