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一艘從韓國釜山起運,裝載著6噸凍小黃魚的船舶在梅山港區卸貨并向海關申報,24小時后,這批小黃魚順利通關,被連夜裝上貨車運往各大海鮮批發市場。據海關關員介紹,近兩個月,“洋海鮮”的進口量大增,品種有凍黃魚、凍魷魚等經常出現在市民菜籃子里的“家常菜”。
寧波有句俗話:“寧可一日無米,不可一日無魚”,每年6月1日起的東海休漁期對于寧波人來說是件“上得了桌面談”的大事了。休漁期的第二個星期,在本地菜場里捕撈的海鮮已經難覓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淡水魚類、養殖水產品及冷凍海產品,有些攤位前還開始擺放進口“洋海鮮”,除了常見的帶魚、黃魚,還有些不常見的如印度黃菇魚、阿根廷銀鱈魚等,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
隨著“洋海鮮”大批涌進寧波市場,新鮮和安全成為老百姓最關心的事情。為了使市民不出國門就能嘗到國外高品質的美味海鮮,記者從寧波海關了解到,針對海產品保存時間短、易腐爛等特點,為了保證進口海鮮“生猛”度,寧波海關專門開設了綠色通道,為鮮活貨物優先辦理通關手續、加快驗放速度,保證“洋海鮮”能夠第一時間擺上市民餐桌。
據寧波海關統計,1-5月寧波口岸進口水海產品達1.8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7.1%,價值4710.6萬美元,同比增長17.1%。產品主要來自韓國和秘魯,二者合計約占同期進口總量的一半,進口主要品種為凍鰹魚、凍鯖魚和凍、干、鹽腌或鹽漬墨魚及魷魚。預計隨著休漁期的持續,更多的進口海產品將源源不斷“游”入甬城。
(錢成竹、王超/文)
替陌生人代收郵包有風險小心卷入毒品走私上海進口軟件清關寧波海關助力海鐵聯運拓寬物流通道海關總署: 如果發現天津教育培訓基地有違反規定情況要求立即整改溫情相伴 農民工子女走近緝私艇滿洲里口岸中歐班列今年首月開門紅上海進口蜂蜜報關公司大連周水子機場海關查獲袋鼠皮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