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賬冊聯網、電子化手冊推行、關貿企三方聯網……拱北海關加工貿易聯網監管改革“三級跳”,為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助撐。
一星期前,珠海市外經貿、海關、企業加工貿易三方聯網平臺開始啟動。截至目前,三方聯網平臺已辦理7票審批備案手續。
8月18日,松下系統網絡科技(珠海)有限公司在網上提交了一份電子賬冊的備案申請,珠海市科工貿信局實行網上審批,拱北海關讀取比對審批項下的貨物信息后,辦理了首票加工貿易三方聯網業務。
松下公司見證了七年來聯網監管改革的全程,珠海總經理園田昌史先說,現在通過與外經貿部門的三方聯網,基本上當日申請,當天就可辦完審批備案手續。
效率和成本對企業至關重要。2002年松下公司出口175萬臺成品,關務人員16人,而到2010年出口1826萬臺成品,關務人員縮減到14人。
不只是松下公司,拱北關區2376家從事加工貿易業務的進出口企業都嘗到了改革的甜頭。
中山市紙箱總廠有限公司的關務經理楊穎堅在用上了電子賬冊聯網模式之后,工作輕松了很多,“如果再換回原來的紙質手冊,手工申報,簡直難以想象。”
楊穎堅所在的公司是拱北海關第一批聯網監管的受益者,試點推行電子賬冊監管。
聯網監管后,公司只需備好一本電子賬冊,不用逐份審批合同向海關備案,海關對企業的進口料件、出口成品、內銷數據實施動態監控。使用了電子賬冊,紙箱總廠的業務量平穩增長,報關單量銳減了60%,通關負擔大大減輕,通關效率大大提高。對于新開啟的三方聯網,楊穎堅十分歡迎,“那就更方便了!”
作為中小型企業,珠海日伸電器有限公司則對后繼推出的電子化手冊十分認可。將傳統的紙質手冊電子化,對于信息化程度不高、規模小、運營成本低、無法實現電子賬冊管理的企業,是很好的選擇。
為了更好地服務企業、助推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拱北海關進一步深化科技和管理創新,不斷完善海關與企業的聯網監管,與外經貿部門共同開啟關、貿、企三方聯網平臺。至此,加工貿易聯網監管平臺從海關、企業延伸到外經貿部門,實現了審批備案全過程的電子化。
目前,拱北關區可實現三方聯網的企業共有100家。據悉,今年上半年,關區加工貿易呈現出轉型加快、結構優化的良好態勢。珠海市加工貿易出口70.9億美元,同比增長17.9%;共523家開展內銷業務,實現內銷總額同比增長53.2%。三方聯網的不斷推廣,為關區的加貿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一個助力支點。
拱北海關副關長閆偉東表示,實現關、貿、企三方聯網是加工貿易聯網監管改革的深化,是海關總署與省政府在共同建設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范區,推進轉變發展方式合作備忘錄的一項重要內容。預計今年內對電子賬冊聯網企業實現三方聯網監管,力爭明年對全部加工貿易企業實現聯網監管。(江霞/文)
冷凍豬肉報關需提供的資料以及申報要素是怎樣的?“拓展計劃”助推加貿企業轉型升級黃埔海關查獲近900件侵權貨物2022年海關新高級認證標準知識(貿易安全標準)經營場所安全首趟中歐班列(布拉格—義烏)抵達義烏杭州海關成功阻截77只活體昆蟲海關稅收首破萬億“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18%前10月拱北關區東盟項下受惠貨值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