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輛裝載26噸進口商品的集裝箱貨車緩緩駛過位于煙臺港的h986大型集裝箱查驗設備。與此同時,遠在青島海關集中審像中心的智能審圖服務器正對這車商品的掃描圖像實施著縝密的智能分析。幾分鐘后,機檢顯示正常,貨物被順利放行。
“在卸船過程中,海關實施先期機檢,同時應用智能審圖系統進行實時智能分析,沒有問題的集裝箱可直接放行,給予了我們極大的便利。”煙臺港國際集裝箱碼頭經理陳學峰說。
陳學鋒說的“先期機檢”“智能審圖”是海關通過科技手段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之一。通過“先期機檢”新模式,海關監管順勢嵌入從集裝箱卸船到堆存的碼頭作業流程,實現集裝箱車行駛過程中不需停車實時掃描獲取箱內貨物圖像,無異常貨物可以直接放行。
為了最大限度發揮“先期機檢”效能,青島海關率先在全國范圍啟用“智能審圖”手段,全流程處置“先期機檢”中獲取的圖像。“智能審圖”基于人工審圖經驗,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海量歷史機檢圖像及圖像對應貨物、物品信息的學習,形成對機檢圖像的自動識別算法,結合貨物的相關信息,對相應的機檢掃描圖像進行自動甄別,輔助人工進行圖像判別。同時這一模式將過去分散在各個業務現場的人工審圖作業升級為智能審圖系統自動化審核,24小時待命,對全關區的機檢圖像隨到隨審,沒有問題的即審即放,讓進出口貨物通關實現“讀秒”放行。
“‘先期機檢’配合‘智能審圖’使作業流程更加順暢,每個集裝箱可至少減少一次吊裝與短途運輸作業,平均每箱通關時間壓縮1.5小時以上。粗略估計,每年可直接為碼頭公司節省70萬元以上的經濟成本。通關時長壓縮了,企業從中獲得更多的便利,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獲得感’。”煙臺海關駐港口辦事處查驗三科科長王愛萍介紹。
據統計,今年以來,煙臺海關已實施先期機檢7000余標箱,全部應用智能審圖系統進行快速分析。目前,“智能審圖”有效識別率達98%以上,有效識別商品數量和先期機檢比例還在不斷擴大。(張春波 刁偉/文)
上半年海關扣留侵權嫌疑貨物3.2余萬批次服務東亞運 海關正“熱身”南京海關實施“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 政策蘭州海關聯合甘肅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舉辦知識產權開放日活動上海進口家紡清關“去繁就簡”帶動進出口通關提速天津新港海關查獲涉嫌侵權滑板車5856輛武漢海關助力中歐班列開行量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