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日櫻南路和日櫻北路的貨運卡口區,從公路到道口,有著短短12米的距離。每天,集卡和貨車連續不斷地駛經這里,進出卡口。最近,這段短短的12米路面悄悄地發生了變化,添上了一道道“黃皮膚”。
這是上海海關隸屬外高橋保稅區海關安裝的卡口減速設施。今年4月中旬開始,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海關對保稅區智能化卡口的24根車道進行安全設施改造,安裝啟用了455平米的熱熔型雙組震蕩標線和鑄鋼減速帶。現在,行駛車輛在通過卡口通道前,駕駛員能夠感受到來自減速帶的速度震蕩反饋,及時降低車速。
隨著上海自貿區建設的快速推進,保稅區卡口的流量也在不斷增長。每日不間斷的密集車流存在的交通隱患,給海關的卡口安全管理帶來了挑戰。由于區外道路涉及城市主干道,無法設置緩沖地帶,進出卡口的車輛容易因慣性作用造成碰撞,保稅區海關從實際出發對區內設施實施改造,通過安裝減速帶有效避免了交通事故發生,進一步提升了卡口安全管理和服務水平。
“以前總讓人覺得,海關可能比較重視‘貨與車’的監管,其實海關更加重視對‘人’的服務與關懷,在意廣大貨車司機和普通關員的生命安全。”談起海關的工作理念,現場的值守關員深有感觸,“雖然在卡口設置減速帶、限速安全警示牌,這些只是小事一件,但是從細微處著眼,從身邊事著手,這正是真真切切的服務。”
在上海自貿區的建設過程中,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海關發揮海關的服務職能,通過運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先后對外高橋保稅區卡口進行升級改造,建成智能化卡口驗放管理體系,改變了傳統人工作業流程,做到自動過卡。同時縮短了車輛通過卡口的時間,平均過卡時間從6分鐘縮短至45秒左右,使物流企業、運輸公司的運轉效率大大提高。
目前,保稅區日櫻南路和日櫻北路的貨運卡口日均監管進出車輛7000余輛,貨運量在上海自貿區六個智能化卡口之中居于首位。智能化卡口減速設施的啟用,讓海關智能化卡口不僅能夠安全管住,也能管住安全。
(陳君言、張宸/文)
五大航權今年以來監管冰雪貨物1643萬元——石家莊海關扎實服務冬奧會籌辦 海關緊急加班 企業贏得千萬訂單海陸聯通“一帶一路”發票裝箱單插上“金翅膀” 享惠正當時海關助推中韓地方經濟合作先行中山港海關加急驗放166件供港活動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