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15時28分,隨著蘇州工業園區海關通關業務處關員姜艷秋輕敲回車,一票三星電子(蘇州)半導體有限公司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的“集成電路”報關單,無意中成了她和她的同事們今年審核的第100萬份報關單。
“1999年,園區海關正式開關,當年共審核進出口報關單僅為1.5萬份,2009年全年達到了96.9萬份,而現在,未到年終就已經突破了100萬份。” 園區海關通關業務處處長陸小曄介紹說。
2010年,伴隨國際國內經濟的快速恢復,蘇州工業園區的外貿進出口呈現快速增長,前10月,外貿進出口額達到了61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9%。“園區外貿的快速發展刺激了報關單量的快速增長,我們每一位海關關員的工作負荷量大大增加。但通過不斷優化通關管理模式,憑借著堅定服務經濟發展的責任心,海關的通關效率沒有受到絲毫影響,一直穩步提高。” 蘇州工業園區海關關長顧勤說。
“報關單量10年增長64倍,我們負責進出口報關單審單的關員僅僅從10年前的8人增加到了14人,100萬份報關單的順利通關,和全體園區海關關員的共同努力是分不開的。”
與此同時,蘇州工業園區海關一直緊貼園區外貿經濟發展,針對廣大進出口企業和報關企業的實際情況,不斷優化通關模式,加大通關整合力度,推出了四個“一”整合模式;提前介入企業外貿行為,與報關企業合作開發規范申報系統,同時進一步貼近企業,推出個性化服務與5+2通關保障制度等等,通過一系列的措施,用自身的努力贏得企業的時間,幫助企業提高通關效率,有力扶持轄區經濟迅猛發展。(王建東)
海關防暑降溫便民進行時珠海內外貿貨物同船運輸業務新航線開通小南瓜“撬動”大產業馬來西亞海運港口:斗湖(tawau)港口深圳海關迎涉大人員離境高峰政務公開打造“陽光海關”樣品進口清關通關方法介紹龍南百姓近享海淘——海關總署對口支援跨境電商“前店后倉+快速物流”模式落地江西龍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