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壽光蔬菜大棚里,一批西紅柿剛剛從枝頭摘下來,濟南海關所屬濰坊海關技術中心實驗室工作人員在田間地頭就完成了樣品采集。在工人對蔬菜進行裝箱的同時,該批蔬菜樣品已送往濰坊海關實驗室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合格后,將直接發往粵港澳大灣區,擺上普通百姓的餐桌。
對以保鮮為重要賣點的蔬菜來說,時間就是成本。從過去的“線性作業”到如今的“同步作業”,海關不斷提升監管效率,一方面得益于監管流程的優化,也得益于海關檢測能力的提升和檢測數據的共享。
就在前不久,由廣東省多部門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承檢實驗室資質認證中,全國共有9家實驗室榮獲該資質,其中就包括濰坊海關技術中心實驗室。“獲得承檢資質后,廣東相關部門將直接采信我們的檢測結果,大大縮減了蔬菜等農產品在當地的檢驗時間。”濰坊海關駐壽光辦事處核查科科長王守彬介紹。
為了保障山東蔬菜順利進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濟南海關發揮國家級蔬菜與禽肉檢測重點實驗室優勢,對蔬菜中農殘、有害物質進行快速篩查,實現68項蔬菜必檢農殘項目一次快速檢測,定期對供港澳蔬菜基地實施農藥殘留監測,年監測項目達205種。同時,嚴格落實產地“逢出必檢”要求,在蔬菜種植基地設置檢測取樣點,降低企業送樣成本,提升檢測效率。
“其實檢測只是保證蔬菜質量的保底環節,相比之下,嚴格管理和科學生產才是食品安全的源頭。”濟南海關企業管理和稽查處三級調研員馮玲表示。
為確保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生產基地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讓更多優質蔬菜生產企業順利通過備案,濟南海關科學優化認定流程,平均備案時間比法定時限壓縮80%。同時組織植物源性食品專家組,赴壽光等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開展“點對點”政策指導,宣講粵港澳大灣區農殘控制標準,提供推薦使用和禁用農獸藥名單,指導種植基地科學開展疫病疫情防治。同時,積極協助山東省蔬菜協會制定《粵港澳大灣區蔬菜生產基地良好農業規范》等6項團體標準,促進山東省“菜籃子”生產標準化。
2020年,濟南海關共幫扶73家蔬菜種植基地入選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認定名單,占山東省總量的75%,使得該關轄區入圍基地已達83家。
“下一步,我們將充分利用好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這個平臺,一方面為大灣區提供更多優質新鮮的山東蔬菜,另一方面也反過來促進我們對蔬菜生產基地的監督管理,助力濰坊乃至山東打造更加科學規范的現代農業‘金招牌’。”濰坊海關關長楊炳文說。(鄭保國、許文娟/文)
集裝板類型適載機型參考(四)越南買單報關,你需要知道的五件事寧波口岸整車進口再攀高峰一般貿易進口櫥柜港口報關流程設備進口遇難題 大榭海關助企業解困局天津海關 “三招”連放 保障進口礦產品供應鏈穩定海關助世界最大客箱船投入運營空運主單分單是什么?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