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在青島海關所屬黃島海關監管下,騰州市昊隆玻璃有限企業生產的2個集裝箱裝飾鏡在黃島口岸裝船出口。
這批貨物是在山東棗莊內陸港完成入港、申報、查驗、放行等全部操作后,通過鐵路直達黃島口岸的。這種新的“海運+鐵路”物流模式,充分發揮了內陸港通關優勢和海運口岸運輸優勢,有助于拓展青島港物流腹地,支持內陸經濟發展,構建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新格局。
不僅出口,在進口環節,海運進境集裝箱貨物可以在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內的多功能集拼倉庫內進行拆箱、分撥,并可與其他貨物集拼后,繼續通過中歐班列運往歐亞其他國家。
青島是“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主要節點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雙定位”城市,陸向連接中亞歐洲、海向輻射東亞東南亞乃至整個太平洋沿岸,雙向互聯優勢明顯。利用港口便利與鐵路運輸優勢,開展海鐵聯運是經濟發展的現實需求,也是黃島海關支持中歐班列發展的重要舉措。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深入發展,單純的整柜過境滿足不了一些中小客戶的需求。”萬嘉集運副總經理王暉表示,青島海關開通“陸海聯動、海鐵直運”物流監管模式后,咨詢鐵路集拼貨物過境業務的客戶越來越多。
同傳統模式相比,海鐵直運業務能夠推動港口功能向內陸腹地延伸。并且,企業在屬地海關“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同時借助鐵路運輸價格及政策優勢,避免傳統公路運輸施、驗封操作。
“內陸港作為港口碼頭的延伸,會讓內陸企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海關放行的出口貨物,會進入碼頭生產作業系統,有效規避甩船風險。”青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學良說,海關創新物流監管模式,解決了鐵路場站至碼頭“最后一公里”問題,不僅提高了通關效率,更為企業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據周學良預測,通過鐵路轉關至碼頭出口的貨物,每標箱可較公路運至碼頭出口節約近400元。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黃島海關共開展“陸海聯動 海鐵直運”業務46票,164標箱貨物通過這種物流方式進出,為企業節約運費近7萬元。下一步,黃島海關將繼續加大跨關區合作力度,增開“濟南-黃島”、“臨沂-黃島”、“菏澤-黃島”等海鐵直運路線,將“海運+鐵路”物流模式推廣到更多區域。(馬楠 王振鵬/文)
拖拉機進口報關手續上海進口電子產品清關代理公司杭州海關查獲3萬余件侵權汽車軸承深圳海關查獲海上走私電子產品大案初估案值過400萬元沂蒙山區鮮切花香飄國際市場木雕進口報關常見問題進口報關流程進口所需資料重慶海關“文化把關”助推當地文化建設(轉載)空運貨物運輸標準協議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