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在廣東江門高新碼頭,一批滿載貨物的集裝箱辦結通關手續,通過駁船運至深圳蛇口港,搭上國際貨輪發往海外,這意味著“大灣區組合港”的“深圳蛇口—江門高新”線路正式開通。隨著這條組合港線路暢通,“大灣區組合港”線路已100%覆蓋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
據統計,自2020年深圳海關推出“大灣區組合港”以來,已累計開通線路33條,監管進出口集裝箱超45萬標箱。
深圳海關口岸監管處副處長林浩宇介紹,“大灣區組合港”模式通過“共享代碼+水路調撥”,能夠統籌港口間監管資源,提升域內水上運輸效能,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物流一體化發展,大灣區港口間空間壁壘被打破,促進深圳“樞紐港”近270條國際航線資源與沿珠江內河碼頭“支線港”臨近制造業貨源地的優勢互補。
為了推動“深圳蛇口—江門高新”組合港線路開通,深圳海關、江門海關聯合兩地碼頭、船代、貨主等企業,通過政策宣講會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推進企業了解改革政策紅利,擴大便捷物流模式使用范圍,明確“大灣區組合港”業務流程及監管要求,充分開展虛擬數據測試及多種情景實貨測試,為組合港項目正式實施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大灣區組合港”模式下,依托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優化資源配置,蛇口港和江門高新港將共享港區代碼,實現港口間信息互聯互通、海關監管互認。出口貨物在高新碼頭“一站式”完成報關申報、查驗等海關通關手續,通過駁船調撥至深圳蛇口港,直接換裝船出口。全程只需“一次報關、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有效推動海運物流運輸鏈條順暢銜接,大幅壓縮企業通關時間和成本,貨物平均堆存期由5—7天大幅縮短至2天內,整體物流成本平均降低10%—20%,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
江門海信國際營銷公司張存榮表示,在此模式下,進出口企業在屬地真正實現了“三個一”通關模式,簡化了手續,提高了通關效率,節省了運輸費用,深受廣大進出口用戶的歡迎。
接下來,海關還將充分發揮深圳在大灣區的核心引擎功能,進一步探索優化海關監管作業流程,拓展“大灣區組合港”項目覆蓋港口范圍,增加“大灣區組合港”的貨運量,讓更多企業享受到通關便利,助力提升大灣區港口群的核心競爭力。(李思嘉、張婧怡/文)
韓國化妝品進口報關代理公司復制推廣自貿區創新制度助企業增效益東莞口岸進口清關你需要做哪些義烏海關積極落實“署省合作備忘錄”廣州海關以改革促服務 助推南海外貿發展滿洲里口岸“滿俄歐”班列首發出境進口威士忌報關需要什么證件_港口通關流程二連海關查獲侵權運動鞋138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