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裝載10萬噸進口原油的油輪靠泊黃島油港碼頭,經青島海關所屬黃島海關查檢二處關員查檢符合要求后,該輪即開始卸貨、轉運工作。這標志著進口原油“先放后檢”監管模式正式在青島口岸啟動實施。
進口原油“先放后檢”,是指進口原油經海關現場進行信息核查、取制樣等檢查符合要求后,即可卸貨、轉運。海關實驗室檢測以及合格評定環節可以在卸貨、轉運工作開始后實施。根據海關總署公告,10月1日起海關將進口原油檢驗監管方式調整為“先放后檢”,新模式將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壓縮原油進口通關時間和成本,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此次監管方式調整,將進口原油的實驗室檢測、合格評定與貨物卸貨、轉運作業兩個過程,從原有的串聯模式調整為并聯模式。調整后,進口原油經現場查檢和取樣后即可卸船、提離口岸監管場所,減少油船在港時間2-3天。”黃島海關查檢二處查檢三科科長葉劍飛介紹。
進口原油“先放后檢”監管方式的實施,解決了進口原油長時間占用港口罐容的問題,壓縮了進口原油通關時長,大幅提升原油碼頭卸貨能力和輸港效率。在“先放后檢”的基礎上,港口企業可創新進口原油“船船直轉”“隨卸隨輸”等新形式、新業態,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山東是我國主要的原油進口口岸。“進口原油‘先放后檢’的實施,將有力帶動青島港油品板塊碼頭裝卸、疏運業務的快速增長,保障國際中轉、邊卸邊輸業務的順利開展,進一步促進青島港世界一流港口建設。”青島實華原油碼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薛寶龍說。(亓秉哲 安正國/文)
噴墨印刷機進口報關手續及流程有哪些?出口越南貨運整車運輸流程及所需單證(案例解讀) 2017年深圳出口商檢局產地證新規定國務院口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出臺南寧海關查獲1.67噸涉嫌走私進境的鮮活龍蝦增值稅降稅百日 青島海關通關企業減稅59億元杭州海關通關不歇的春節(轉載)跨境電商進口有哪些風險_跨境通關風險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