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搶抓新一輪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發揮科教優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力“芯屏器合”“集終生智”,打造“產業地標”,以長鑫存儲、京東方等一批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人工智能等重點產業企業逐漸成為創新驅動的主引擎、轉型升級的主抓手、高質量發展的主動力。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海關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點,創新理念、方法和手段,通過優化完善通關作業流程設置、加強口岸與屬地海關協同配合、升級海關信息化管理系統、運用移動查驗單兵作業設備等措施,在保障海關監管基礎上,由合肥海關和上海海關率先啟動長三角海關特殊貨物檢查一體化改革。
“長三角海關特殊貨物檢查一體化模式是海關以強化監管優化服務,圍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部署,針對高新技術企業進口設備和產品特點,研究探索長三角一體化通關便利措施,做到‘管得住、放得開、效率高、成本低’為目標下研究推行的,將原布控在口岸實施的查驗作業改為實施跨直屬海關的口岸和目的地分段、分類檢查作業,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提升口岸營商環境,實現企業便利通關。”合肥海關關長辛建民介紹。
目前安徽省的高新技術重點企業大多處于產能爬坡階段,近年來進口貨物量暴增,且具對通關時效要求極高。對此,合肥海關在推廣長三角一體化試點工作期間,實行“7*24”小時工作模式,安排專人專線主動對接企業,提前掌握企業進口高精密設備、原材料等特殊貨物申報相關情況,積極做好通關預案,將在通關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堵點”提前清除,確保相關進口貨物即報即查,能夠更快投入產線。
“新通關模式提高了通關效率,有效解決了通關過程中的堵點問題,保證了我司進口貨物的順利通關,并降低了我司的通關成本。經統計,此模式下,我司每票報關單通關時間壓縮了3-5天,節省倉儲費用約4萬元,同時也避免了口岸開拆對貨物的損害風險,為我司貨物到廠后設備安裝和產線運營提供了有效保障。”長鑫存儲技術有限公司物流總監陳恒泰說。
自2021年1月長鑫存儲技術有限公司的第一票一體化模式貨物驗放以來,合肥海關主動對接、認真研究,以長鑫存儲技術有限公司為切入點,加強與相關部門聯系配合,積極推行長三角特殊貨物檢查一體化模式,結合轄區企業實際需求,做好試點企業范圍新增和試點貨物范圍新增、調整工作。2021年,安徽省已有10家企業參與此項改革試點,備案試點貨物437項,累計通關試點報關單98票,貨值約3.4億元。
下一步,合肥海關將進一步做好長三角海關特殊貨物檢查作業一體化改革的推廣工作,加強與口岸海關的聯系配合,積極協調處理解決改革試點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持續優化完善作業流程,不斷提升企業對于此項業務改革的獲得感。(袁鵬飛/文)
石家莊海關“國門之盾”行動首次查獲侵權商品上海機場清關的流程全球在航最大船舶油輪完成“海上申報” 貨物通關享便利小設備有大作用 杭州海關查驗新設備提效20%“現場申報、現場審批,立等立辦” 滿洲里海關全面落實“證照分離”新政二手設備進口報關注意事項深圳再有15家企業獲海關AEO高級認證臺州海關助中小民營企業外貿之路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