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長春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本部進口額達到了66.01億美元,汽車產量98.95萬輛,創歷史新高。
“我們的生產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業績,海關功不可沒”,這是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國際運輸與海關商檢科經理柴勝最想對海關現場工作人員說的一句話心理話。
2014年,長春海關通過一系列通關改革,不斷提升服務企業的質量和效率,使企業直接受益。
創新監管模式,節省了時間。汽車零部件進口有著價值大、數量多、審核難等特點,長春海關充分利用《汽車零部件管理系統》新升級版本進行監管審核。新版本增加了“申報要素”模塊及“報關名稱”模塊,不僅可以適應嚴格的規范申報要求,而且可以根據需要對進口零部件進行歸類、匯總。該系統的應用有效解決了進口汽車零件價值大,貨值全年約70億美元,數量多,數百萬個零部件,審核難,由6—8小時縮短至30分鐘等問題,滿足了企業規模化生產的需求。
區域通關,降低了成本。區域通關改革的不斷完善,給汽車企業也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解決了困擾內陸企業多年的框架箱轉關難的問題;進口貨物在屬地放行后,企業可以在口岸提貨自行運輸,無需海關監管車輛運輸,節省了運輸倉儲費;屬地放行后企業還可在口岸重新組箱、自選運輸車。據了解,一汽進出口公司因區域通關去年全年節省通關成本738萬元。
關檢“三個一”,簡化了流程。2014年,長春海關與吉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合作開展的“三個一”通關新模式,將原來企業辦理進出口業務需要“兩次申報、兩次查驗、兩次放行”,變為現在的“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使企業原本歷經海關和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的手續縮減了一半。企業向海關和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的申報項目錄入項也從原來的169項優化合并成92項,項目數減少45%,錄入效率提高30%以上。
通關無紙化,提高了效率。海關實施的通關無紙化使企業提高了通關質量、足不出戶即可完成通關作業。無紙化通關模式以電子數據取代了紙質單證, 對已實現電子聯網監管的證件,如出入境貨物通關單、“一證一批”許可證等無需錄入電子數據, 避免了人工錄入差錯率大的問題,海關可以實現接單、打稅、放行、理單、證明聯簽發一鍵執行,即“接打放一體化”。企業可以通過海關授權開通的電子口岸預錄入端口完成報關單錄入、打印和申報業務。企業無須到通關現場報關、遞交單證,節省了人力、物力、財力。
“雖然我們忙點,累點,但看到企業效益提高了,我們內心也非常高興,能為民族汽車產業發展做點貢獻,我們感到很榮幸!” 長春海關現場業務二處查驗監管科徐德時科長如是說。據了解,為保證企業生產,長春海關現場業務二處為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和一汽進出口公司全年僅加班就驗放108個集裝箱,保證了兩家企業8個批次貨物準時上線生產。(王銳/文)
“入世”后中國海關估價發展20年——建立中國特色估價體系黃島海關“綠籬”行動 清退“洋垃圾”200余噸空運的危機與契機(三)【底線】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通關1+1 效率大于2上海進口廚衛用品清關公司從德國進口玫瑰花茶到香港報青島海關助力無憂“嗨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