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十年來,上海立足城市功能優勢,推動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
據上海海關統計,今年前9個月,上海口岸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值2.9萬億元,同比增長5.5%,外貿規模較十年前擴容1.8倍。農產品、金屬礦砂等商品進口規模不斷擴大,電動載人汽車等外貿“新三樣”產品出口保持較快增長,貿易結構持續優化。
印度尼西亞的咖啡、南非的柑橘、坦桑尼亞的芝麻……“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涉及地域范圍廣,農業資源豐富,氣候多樣,為開展國際農業合作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礎。隨著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經貿合作日益深化,越來越多的優質農產品通過“一帶一路”從上海口岸進境,被端上國內千家萬戶的餐桌。今年前9個月,上海口岸從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口農產品1027.6億元,同比增長14.3%。
近日,在洋山南港碼頭,在洋山海關的監管下,1922輛國產汽車逐一駛向“艾利克拉”號汽車滾裝輪,準備出海。“目前我們碼頭汽車出口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航線共有15條。”海通臨港碼頭運行部計劃調度科值班經理李雍說。
“我們建立‘預約查驗’機制,配置專業班組對接,優先受理處置查驗作業;加強與出口企業、港口單位溝通協調,靠前提供咨詢服務,優化港區物流通道,提升貨物通關效能,為電動載人汽車等‘新三樣’產品出口保駕護航。”洋山海關物流監控科副科長陳永華介紹。
在全球產業升級轉型與凈零碳排放大趨勢下,以電動載人汽車為代表“新三樣”產品順應國際低碳潮流,在廣闊的“一帶一路”新市場收獲越來越多的本地用戶,持續釋放外貿出口新動能。今年前9個月,上海口岸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分別出口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241.1億元、315.7億元、533.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9.3%、68.9%、58.2%。
十年間,上海口岸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達到27.92萬億元,“中歐班列-上海號”實現中歐線、中俄線、中亞線去程和回程全覆蓋,“滬滇?瀾湄線”國際貨運班列實現通車……上海正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走深走實。(楊斌/文)
貨物進口報關記得不要犯這5個常見錯誤!江陰海關助力速凍水餃“熱”銷海外石家莊海關簡政放權實現關企雙贏黃埔海關破獲2億元走私進口紅酒案上海海關社會公眾滿意度居全市窗口行業之首臺灣臺中港海運進口清關報關公司哪家信譽比較好?“拼命三郎”的故事海關助力“重慶造”平板電腦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