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中日報》報道日前,一批出口尼日利亞的假冒“pila”商標燈泡想從黃島口岸蒙混過關,被海關關員截獲,共涉及假冒品牌燈泡48萬個,價值31萬元。經查,該批貨物涉嫌侵犯了安徽省安芝照明電器有限公司在海關總署備案的商標專用權。
黃島海關風險管理科科長田旭剛介紹,去年底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以來,黃島海關共查獲出口非洲侵犯知識產權案件貨值182萬元,其中既有假冒的“toyota”等國際知名品牌,也有“pila”這樣的我國自主研發的知識產權。
面對海關嚴密的監管防線,一些不法企業跟海關玩起了“障眼法”,試探著用“無品牌”進行申報出口或者盜用一些國內不太熟知的知名品牌。針對這種情況,黃島海關將十余種輕工業產品列為侵權“重災區”,同時將非洲、中東等地五十余個國家列為高風險目的國,結合兩者進行重點監控,實現了對侵權商品“精確打擊、定點清除”。
杭州海關首次在溫州口岸截獲淺海長尾鯊魚翅澄海海關主動服務首屆汕頭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博覽會鋼材倉儲常識越南木板材進口清關案例及資料流程南昌海關打造一流海關效率(轉載)“簡流程降成本”助推飛機整機維修產業發展柬埔寨進口報關代理的標準流程揭陽醬油“香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