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檢合作好不好,要看企業認可不認可”“我們不搞形式上的聯合,我們要做實實在在的事”“我們不怕難題,越硬的骨頭越要啃”“沒有先例沒關系,我們來做先例”……新春伊始,在南京海關隸屬張家港海關會議室里,張家港海關與張家港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集聚一堂,對9大類27項重點工作的“項目清單”進行著熱烈討論。
南京海關2015年提出打造全國關檢合作先行區,明確張家港作為示范區進行試點。關檢雙方聯合出臺實施方案,積極探索關檢雙方深度融合、高效順暢的新型合作模式,全面推進“三互”大通關建設,服務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和長江經濟帶等國家發展戰略。
張家港關檢在實現“一次申報”的基礎上著手建設集中查驗場地,將先前分散的查驗場地、熏蒸場地進行統一規劃,雙方通過設備共用、資源共享、場地共管建成占地近2萬平方米的口岸聯合查驗中心,其中集裝箱集中查驗場近18000平方米,凍品查驗倉庫2000平方米。
集中的場地帶來集約化的作業,關檢雙方經過流程再造業務銜接,實現“一個界面申報,一個場地查驗,一個指令放行”。企業在通關過程中深切感受到“雙方如一方”,避免了單證錄入、實貨查驗、結關放行方面的多頭操作,三項業務一站完成,省時省力省錢。
“根據關檢聯合查驗模式,兩家單位查驗只要開一個箱子,同一票貨清關時間平均縮短了3天,碼頭移箱和倒箱次數也明顯減少,這種既省時又省錢的模式我們還是很歡迎的。”中藝國際儲運張家港公司總經理沙璐說。據統計,通過實施“一站式”作業改革,2015年全年為張家港口岸貨值逾9300萬美元的一般貿易進口貨物提供了通關便利。2016年“一站式”作業覆蓋面將擴大到口岸全口徑進口貨物,惠及面進一步擴大。
進一步簡化手續和流程,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和監管效率,實現信息共享、資源共用、結果共認,這是關檢雙方合作的最終目標。依托統一版“一次查驗、一次放行”信息化平臺,張家港關檢把本口岸關檢作業契合度高、進口量大的固廢、棉花、凍品、木材等貨種納入合作范疇。根據海關和檢驗檢疫對不同貨種的操作監管模式,實現逐步融合和量化覆蓋,通過流程再造制定統一的作業規范和流程圖,全面深化關檢合作“三個一”模式。
數據顯示,2015年張家港關檢已聯合查驗集裝箱運進口固廢、凍品、木材、棉花等貨物585批、2346個標箱,累計為企業節約費用約187萬元。“關檢雙方努力把示范區打造成深度融合的模范區、改革創新的試驗區、服務發展的先行區,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服務,共解發展難題,共促通關便利,爭當全國關檢合作的樣板和示范,全力支持地方外貿穩定增長。”張家港海關負責人胡克宏表示。(季蘊茜/文)
報關稅費 | 公式定價進口貨物申報納稅委托報關的法律責任分擔深圳海關查獲1.5萬余個“零容量U盤”出口許可證適用范圍出口貨物海上運輸程序詳解(二)越南生漆廣州新沙港進口清關資料需要哪些廣州白云機場海關2014年監管國際快件首超1500萬件寧波機場海關助力空港進出境全貨機穩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