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7年12月起,“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制度正式落地昆明綜合保稅區。這是繼“批次進出、集中申報”、“保稅展示交易”、“集中匯總納稅”、“先入區、后報關”、“智能化卡口驗放”、“區內自行運輸”等六項制度相繼實施后,又一項海關復制推廣自貿區改革經驗的創新政策在昆明綜合保稅區落地。
“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制度指的是允許非保稅貨物以非報關方式進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保稅貨物集拼、分撥后,實際離境出口或返回境內的海關監管制度。
隨著自貿試驗區創新舉措不斷落地昆明綜合保稅區,昆明綜合保稅區進出區貨運量大幅增長。其中內貿貨物保稅區倉儲業務蓬勃發展,成為拉動昆明綜合保稅區進出區貨運量大幅增長的重要原因。.
該功能的拓展讓保稅區內企業在具備了與海關聯網監管的條件下倉儲保稅貨物的同時,利用閑余的庫容也可存入國內非保稅貨物。該項政策落地將給區內保稅倉儲企業帶來更為廣闊的客戶資源,豐厚企業利潤,也為企業下一步開展非保稅貨物與保稅貨物一起出口集拼和國內分撥業務創造了條件。充分發揮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成為連接國內外兩個市場的橋梁作用。昆明綜合保稅區是云南省內率先復制該項政策的特殊監管區域。
“這項新政的落地不僅解決了昆明市政府引進的北汽集團大批量生產滿足昆明市場需要的新能源車集中倉儲的難題,而且有效盤活了我們企業在綜保區內閑置的倉儲資源,拓展了區內企業經營范圍,增強經營靈活性,提高市場競爭力,而且出入區手續簡便,企業的倉儲成本和物流成本雙雙下降。”作為最先開展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業務的企業,云南陸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說。(劉燕、李磊/文)
國際航空貨物運輸運費糾紛再審案(三)見證“團圓” 廣式月餅出口再創新高拱北口岸三日連查七起外幣出境案漂洋過海 茗香四溢 湖北“英山茶”暢銷非洲馬來西亞海運港口:哥打巴魯(kota bharu)港口桐鄉蠶種踏“春”出口上海首個全球保稅維修整體監管方案在奉賢綜保區落地重慶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插上“商品條碼”改革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