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油,一種日常生活必備品,它可以提神、止癢止痛、抑制暈車等,用處很多;染發膏,美發領域不可缺的材料,許多人也必然用過。也許你并不知道它們本質上是藥品,那么接下來的兩種貨物,光從名字就可以判斷出是藥物:丙酸氯倍他索面霜和倍他米松洗劑。它們都是皮膚科外用藥,都含有糖皮質激素。這樣幾種相互不太搭的藥物竟由深圳的同一家貿易公司裝在同一個集裝箱中出口。這就是寧波海關查獲的一起侵權藥品出口案件的情況。這也是“國門之盾”行動開展以來,寧波海關查獲的第一批侵權藥品。
單面現漏洞,水泥釘變樣
這票貨物的申報品名為“水泥釘”,規格為“鋼鐵制”,所裝集裝箱型號為40尺大箱(空間約67立方米),但是毛重顯示僅為2.5噸多。查驗關員小徐細想:“一整個集裝箱的鋼制水泥釘,這個重量明顯偏輕了。看來,這批貨物必有貓膩,水泥釘中應該還夾帶了其他貨物,甚至根本就沒有水泥釘。”小徐根據單面判斷,對這票單子下了“全倒箱”的要 求,力求查清貨物。
小徐帶著疑問進行了開箱,箱門口堆滿了統一規格的紙箱包裝,說明整個集裝箱是裝滿的,這更加重了該單的嫌疑。關員隨手取出兩個包裝箱,打開一看,是劣質的鞋子,并無水泥釘的蹤跡。
包裝套包裝,侵權藥物藏其中
隨著倒箱的深入,各種貨物開始出現,有鞋子、面板、理發剪、直發器等,不過都是很普通的貨物。但是,在查驗集裝箱后部的貨物時,查驗關員割開紙箱后,發現包裝里面還套了一層包裝,里層紙箱用標注了商標的膠帶封著,膠帶上的商標是英文的“zam-buk”字樣。“‘zam-buk’商標是有備案的。”小徐想起曾經在海關總署的知識產權備案系統上看到過這個商標,遂對后半部分的貨物增加了開箱比例。
隨著更多的貨物包裝不斷打開,出現了更多帶有不同商標的貨物。最終經清點,這批貨物夾帶了4種藥品,涉嫌侵犯3個商標專用權,分別為涉嫌侵犯“shalina”商標權的倍他米松洗劑3120支、丙酸氯倍他索面霜2.4萬支、藥用軟膏(染發膏)1.7萬支,涉嫌侵犯“vicks” 、“zam-buk”商標權的清涼油12萬盒、9.3萬盒。經確認,都為侵權貨物,且涉案貨物價值達到了66萬元人民幣。
針對包裝套包裝的手法,查驗關員小徐也覺得驚訝:“近三百箱侵權貨物,都是普通紙箱包裝套在帶有商標的專用包裝外面。這種蒙混手法還是第一次看到,可以算是新的闖關手法,值得重視。”貨主為了能蒙混過關,既動了腦筋,又花了資金,可以說是“煞費苦心”,但終究逃不過國門衛士鑄就的銅墻鐵壁。
“三有”產品,終不改侵權本質
這批侵權貨物,單從外表看,包裝整齊,紙盒外都有塑封,除了藥品名稱,藥盒上也都是全英文的說明。而且藥品的生產批號、生產日期、保質期等都要注明,最新的是2012年1月生產的,保質期最長的是清涼油,能到2015年。而且,包裝上都標明了藥物成分、注意事項、保存方法,侵犯“shalina”商標權的幾樣貨物,甚至還附帶有說明書,可謂是樣樣齊全,與以往查獲的侵權貨物基本“三無”的情況截然不同。
在“正規”的表面下,仿冒藥品的質量并不靠譜。如染發膏,顏色是白中帶點粉紅,聞著味道不太刺鼻,但是與美發店的染發用品氣味不同;清涼油是明顯的質量較差,抹在手上完全沒有清涼感,只剩刺鼻的化工品味。而倍他米松洗劑和丙酸氯倍他索面霜,即便是正品,因其含有激素,使用上也諸多禁忌,更何況仿冒品的各種成分無法保證適當與否,即使遵醫囑使用,怕是也會加重消費者病情。
(毛迤邐 金佳麗/文)
杭州海關破獲有害工業廢料走私案海關總署通報第二批妨害國境衛生檢疫行政處罰案件廣州海關鋪設會展業“快速通道”上海港進口視頻報關公司:進口食品報關這樣清關深圳鹽田到埃及蘇赫奈泉SOKHNA整柜海運船期拱北海關:確保中秋節期客流暢順海關扶貧助學 圓孩子一個六一夢“先放后檢” 青島海關礦產品通關提速70%